1月26至27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汕尾市代表团进行分组讨论,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并审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预算草案及其报告。代表们认为,“十二五”时期广东发展上了新台阶,“十三五”目标任务和今年各项安排符合引领新常态的实际要求。代表们一致赞成这四个报告。 石奇珠代表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汕尾的帮扶力度前所未有,对汕尾工作的大力关心支持,增强了汕尾广大干部、群众加快推动振兴发展、爬坡越坎、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汕尾实体经济薄弱,地方财政困难,园区建设“七通一平”缺乏资金,在“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给予特殊支持帮助。一是在经济、产业和项目布局上多支持汕尾,多在汕尾布点、多给项目,推动项目加快建设、产业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二是要支持汕尾融资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三是要给予特殊支持,帮助解决县(市、区)财政困难问题,推动“过坎”谋发展。 杨青代表说,“十二五”时期广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加快,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工作成果显现。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两大战略部署及其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十三五”时期要实现粤东西北地区达到全国全省同步发展水平,一要形成共识,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不移实施振兴发展战略,逐年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扶持力度。二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从省级层面做好“3+2”经济圈建设规划。三要分类指导,在产业、项目布局上给予倾斜,对财政特别困难的县市,省财政要给予特殊帮扶政策,帮助解决财政运转困难。 杨青、姚英谋、万军、李金东等代表说,深汕高速公路汕尾段拥堵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广大群众怨声载道,强烈呼吁今年动工扩建深汕高速公路汕尾段。要重点解决革命老区中小河流和小流域整治问题,把汕尾并入全省山区中小河流整治重点市,并按革命老区政策进行扶持。要重视汕尾新港规划建设。 邬郁敏代表说,省委省政府对加强基层治理、提高山区教师补贴、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振兴发展越来越重视。建议取消农村干部生活津贴村级配套;对粤东西北地区镇级财政给予倾斜支持,切实提高镇级财政经费保障水平。 姚英谋代表说,要建立农民工就业市场,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等问题。要加大对非法枪支、制贩毒的打击力度。要注重老年化工程,建设老年人文化宫。要落实扶持老区发展的具体项目和预算,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基数,加大山区生态保护资金扶持倾斜力度。要推进交通建设,建议在广汕铁路规划中把原定的赤石站改为梅陇站,并增设鹅埠站。 蔡朝东代表说,要加大“三大抓手”、对口帮扶落实力度。要进一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基层组织管理以及土地搁荒问题。要加大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张方秋代表说,我省科技原始创新仍较薄弱,科研院所建设滞后,建议进一步加强科研院所建设。 陈钦城代表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健全促进科技的立法,完善资本市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创新。 郑惠英代表说,要加强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公立医院建设,加大力度解决农村接生员群体中部分人员未享受生活困难补助的问题,建立高素质的妇幼保健队伍。 何宇峰代表说,要增加粤东西北地区扶贫专款,增加地区性专项扶持资金。要把残疾人配套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同时提高和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 吴德代表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切实减轻税费,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清理消化财政存量资金。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央企在广东设立总部。建议把汕尾列入事权与支出责任试点市。 李金东代表说,要尽快整修陆河至陆丰段公路。要加大对山区县级垃圾集中处理填埋场、污水管道建设资金补助,取消农村干部生活津贴村级配套。(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陈炎雄 通讯员 李良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