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坤荣出生在武术世家,家乡可塘蔡厝围村是海丰的武术名村,父亲是本地有名的民间武术家。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和父亲的熏陶,蔡坤荣自幼便痴迷上武术,10岁那年,就被父亲送到陆丰定壮文武学校入读,开始了学习武术的历程。 “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小时候我经常与师兄师姐们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我的习武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经常找小伙伴在河边一边玩耍一边模仿爸爸和师兄师姐练武的动作,后来又主动央求爸爸教我。感谢我的父亲,他在教我武术基本动作的同时,也教我弟子规、道德经等,让我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朴实、内向的蔡坤荣一谈到练武,话语滔滔不绝。 17岁那年,蔡坤荣被武汉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代表队顺利录取。该院散打代表队所吸收的学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录取的。 “去到散打队,没想到一节课下来整个人就崩溃了,训练强度实在惊人,艰辛程度与在家里的训练相比简直天壤地别。散打队其实就是一个擂台,你行,你就留下来,不行,你就滚蛋。”谈及学武历程,蔡坤荣百般感慨:“真的很想辍学回家,不过说真的,去的时候踌躇满志,半路回来岂不是很丢脸?也对不起我爸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此外,不服输的性格让我选择了留下。” 在武汉体育学院散打代表队期间,蔡坤荣开始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小型比赛,并崭露头角,获得许多奖项。但他觉得,荣誉并不重要,只要上场,无论输赢,都会有收获,因为他需要积极更多的经验。 2012年,蔡坤荣参加了香港梦想杯国际武术大赛。在散打70公斤级的比赛中,完胜对手,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条金腰带。在武术比赛中,金腰带意味着最高荣誉,是对比赛最终获胜者的终极肯定。所以拿到金腰带,是每一位参赛选手梦寐以求的。 “轮到我上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我一戴拳套,就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感觉心脏嘭嘭地响。打着、打着,慢慢适应了,然后我就一局一局地拼,没想到越战越有信心,战至最后一局时,感觉更轻松了,输也好,赢也罢,进入决赛已超出了我的预想。当裁判举起我的手宣布红方取胜,我很紧张也很开心。”问及第一次参加香港国际大赛的感受,蔡坤荣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武汉体育学院散打代表队里的日子,蔡坤荣经历了磨砺,收获了荣誉,更多了一份成熟。学有所成后,蔡坤荣回到海丰,开始了散打教学生涯。 一路汗水一路歌。现年24岁的蔡坤荣已在国内外的武术大赛中拿到了两条金腰带,三十个金奖、银奖。这一切似乎来得太快了,但蔡坤荣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以后习武的道路上,他一定能继续勤学苦练,提升散打竞技水平,传播中华传统武术,为家乡人民争光添彩。(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曾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