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领导重视、部门联动,扎实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不断优化,各项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持续提升。
在创建省文明城市中,城区遵循“重基础、破难点、抓长效”,在抓细抓小抓实上下功夫,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以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为组长的城区“创文”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协调和具体指导各地、各单位“创文”机构开展工作。全区上下迅速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城区“创文没有局外人”的工作氛围。该区结合实际制订了《汕尾市城区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对“创文”有关工作层层分解、对号入座,让各地各单位明确自身的目标和任务。 该区制订出台《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创文”督导工作方案,建立全区“创文”联席会议制度、一把手负责制、跟踪督查制、进度通报制和问责制等。把“创文”工作与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钢的班子、铁的队伍”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各地各单位根据存在问题抓整改、促落实,推动“创文”工作上水平、见实效。该区还公布了区行政效能热线电话,开通区“创文”服务热线0660-3373635,接受群众监督,有效促进“创文”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日显。 该区将整治市区环境“脏乱差”这一重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和工作重点,从抓细处小处入手,以城乡净化美化带动市民素质提升。两年多来,该区联合市城管部门齐抓共管,下大力气打好环卫整治攻坚战。通过大力实施《汕尾市城区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和《汕尾市城区环境卫生强化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发放《致市区广大市民的保洁倡议书》、《致广大流动摊档经营者的一封信》,提升市民环保卫生意识。将每月20日定为“创文我出力,卫生我来搞”行动日,定期组织全区各单位干部职工对市区各路道、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开展重点路段环卫专项整治行动和违法建筑物整治拆除行动,累计出动清洁人员等4000多人次、清洁车辆900多辆次、挖土机推土机等300多辆次,清理市区金湖路、汕马路、通航路等主干路段的违建、杂草杂物等约6000吨、建筑垃圾8000吨。出动干部职工、清洁人员1800多人次,对乱张贴、乱涂写等城市“牛皮癣”进行持续清理保洁。印发《关于调整市区市民投放生活垃圾时间的敬告》,统一市区垃圾收集时间,使广大市民形成按时倒垃圾的良好习惯,杜绝了垃圾乱丢现象。该区新购置一批扫路车、垃圾收集车、保洁车等设备,还增加保洁人员327名,有效保证路面洁净。实行市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7361户临街商户(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 联合市城管部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向市民印发《清洁城市美化家园——致市民的一封信》等。投入50万元,购置600个果皮箱安装于市区各主要路段和市民小区;投入160万元,购置压缩机8台,启动东区、西区、罗马广场等6个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造工程和镇街建筑垃圾消纳场地建设工作等,并抓好乡镇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的落实。随着“管住乱扔”、“配好设施”等措施的强势推进,市区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和美化。 该区制订出台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等,以道德讲堂、市民文明学校等为平台,实施文明礼仪培育,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持续深入开展“书香城区”全民读书、禁毒、“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等活动,开展“参与城市管理,心连心服务汕尾人民”系列活动,成立了志愿者义工联合会和17支志愿者队伍,在册志愿者达到33987名。近两年来,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1.2万多人次参与活动。开展关爱孤寡老人、义诊服务、交通引导、卫生清洁和“文明礼仪进万家”等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文明户、文明社区创建和“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截至目前,共评选区级文明户18747户、“最美家庭”10户、“美丽家庭” 47户。 该区紧扣“为民创建”主题,打好“五个着力”组合拳,以“善美之城”系列活动助推创建工作,全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一是着力搭建活动平台。把开展“善美之城”活动与“创文”紧密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千名志愿者 “清洁家园、美化家园”、“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等活动,助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做好做强“非遗文化”、“海洋文化”,每年举办渔歌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以及“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进教育“创均创强”工作,近三年来,投入资金3.53亿元,全面加强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教人环境;持续深入开展打击黑恶势力、制毒贩毒、私卖土地和“两抢一盗”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着力优化政务环境。深入开展“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开展“钢的班子、铁的队伍”创建活动,让干部在一线锤炼、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三是着力优化法治环境。扎实推进“六五普法规划”、“法律六进”、“法治村社”和“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出台《汕尾市城区村(居民)小组长管理制度》,建设“三资”管理平台,完善“三资”管理服务,推行领导干部驻点联系制度,认真落实民事代理服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活动,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四是着力优化市场环境。改造升级了市区永昌、百汇等五个市场,建设“诚信经营示范街”。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及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五是着力推进市政建设。投资2600万元,改建长沙湾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已顺利通车。加强对市区交通拥堵和“瓶颈”路段改扩建,顺利完成了成业路西段、永和路等7条断头路及红海西路的征地拆迁补偿,其中7条断头路已有5条贯通砼路面,另外两条正加紧建设中。红海西路计划投资2.1亿元,目前已投入7000万元,正加紧建设中;投入近1000万元,基本完成了文明路、三马路的升级改造。(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钟训成 周贵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