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陆河县出重金招引教育人才,向外公开招聘15名研究生教师,每人安家费补助从原一次性3万元提到6万元,此举足见县委县政府抓好教育的雄心壮志。“山好、水好,待遇不好,怎么留住人才?”刚上任不久的陆河县委书记陈德忠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中的说。
教育事关民生,事关未来。地处贫困山区的陆河,在巩固“创强”“创均”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又向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新目标迈进…… 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 经过3年的努力,去年10月,该县在全市率先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教育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今年该县紧紧围绕市教育攻坚战目标,加快补足教育短板步伐,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建设,抓好学校硬件软件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各项教育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实施中。 为巩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果,该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各功能室及其它设施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阅读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文体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查漏补缺方面,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改善办学环境,加大了教育硬件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河城二中、河城中学、横垄小学、河南小学、水唇中学等教学楼建设和宿舍建设,加大推进陆河中学、县职校、新田中学公租房建设,完善了上护中学、樟河中学、欧田小学、城北小学、河口屯小学、樟河小学等学校规范化运动场建设以及陆河中学、外国语学校、陆河职校建设,该县党校、电大综合楼、特殊学校主楼、县文体综合馆等重点项目也已相继完成各项建设项目。目前,整个教育园区已按照“一园六校多配套”建设规划高标准、高效率全力推进。 另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实行“平行班”,彻底消除“重点班”、“大班制”现象。经近期再次全面普查,全县中小学校没有出现“重点班”“大班制”现象,为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迈大教育信息化步伐 为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实现教育跨越发展,“我们将按照<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督导验收方案>有关要求,我县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工作。”该县教育局负责人如是说。 该县围绕《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督导验收方案(试行)》,制定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建设的细化方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着重抓好建网、建队、建库等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通“班班通”“人人通”最后一公里。目前,陆河“教育云平台”硬件工程已建成,下一步将在各学校安装搭建,尽快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行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在推进“心里程”智慧教育试点工作中,该县预计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在河南小学、河田小学、高砂小学、河东小学、实验小学五所学校实施智慧教育试点,约有2077学生受益使用“电子书包”。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该县一位人大代表坦言:陆河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师资没抓好一切都是空谈。”他说。因此对陆河这个贫困县来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务之急。 该县以“创先”为契机,大力加强教师学历提升,通过在职教师学历培训,使小学教师本科学历达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95%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20%以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这个学期,已有243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北师大网络教育本科、专科培训。同时,他们还出台优惠政策,引进研究生教师。最近,经该县常用委会研究决定,今年每位引进的研究生安家补贴费从原3万元提高到6万,该县教育局还鼓励高中教师参加研究生脱产、函授,学杂费给予报销。 为加强“名校长”“名教师”队伍建设,该县教育局积极选派骨干教师、校长参加省、市、县“名校长”、“名教师”培训”, 去年以来,共有40多人参加培训。同时,该县实施 “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创建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辐射带动提升其他校长、教师水平,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建立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拉动全县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同时也把真正能管理、善管理、会管理的校长选拔出来。 今年度该县拟招聘研究生15名,将充实到高中教师队伍,招聘本科、专科教师90人,将分配到乡镇学校,进一步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还提高教师待遇,山区教师岗位津贴由去年平均700元增至800元;从今年开始,外省籍教师每人每年交通补助1000元。 深化教改提高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师资建设也好,信息化建设也罢,最终是看教学质量。为此,该县教育部门今年着眼于抓好学改革,从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该县教育部门首先从抓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加强对课堂教学研究,在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资料、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学习状态、优化教学评价、优化教学环境、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组织全县中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实践,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认真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再次,充分发挥示范课引领作用,将“人人上公开课,科科上公开课,周周上公开课”纳入学校常态化教学管理,开展优质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教学活动,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最后是加强课题研究,推广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真正做到科研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促进教师向科研型转化。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加大对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调研和质量监测力度,从今年开始,该县将对高中实行全县统一质量监测。 该县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化、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民办教育规范化、社区教育网络化的新局面。(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洪广凭 黄俊杰 通讯员 彭武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