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习习微风唤醒了螺河两岸沉寂的草木花儿,新鲜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伴着悠扬的旋律,喜欢晨练的人们开始了健身运动……优美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河堤走廊、良好的市民素质,无不让人感受到客家文明。 用道德力量洗涤心灵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近几年来,陆河县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载体,依托“道德讲堂”为平台,在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012年11月,该县实验小学在全县率先开设首个“道德讲堂”,一直坚持至今,堂堂座无虚席。如今走进这所美丽的校园,你会发现,该校正能量主题宣传氛围浓厚、贴近生活,墙壁上“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插上想象的翅膀”、“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和优秀老师的简介”、“全国道德楷模”等内容,每面墙壁仿佛都会“说话”。听道德故事、讲述先进事迹报告、看图片展……使师生们的思想得到熏陶,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们参与“道德讲堂”活动的热情。 每个“道德讲堂”的背后,都涌动着道德的力量源泉。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螺溪镇以乡村文明而著称,“道德讲堂”分别设在新良、良洞、正大、南和、各安等6个行政村,每个主体村都有一项主题活动内容,而讲堂内容都是村民看得见、摸得着,且又喜闻乐见的东西。 正大村路旁一处10几米长的墙壁被设置为“宣传墙”,墙上写满了“正大孝义故事”内容,图文并茂,这些典故都出自本村明清时期的名士人物,该村在县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把历史人物故事写在墙上,起到了无声的宣传作用。村民叶老伯说:“我每天带小孙女上学路过时,都要驻足看看,给小孙女讲上几句孝义故事,教育她怎样做好人、做好事。” 与其它村一样,正大村外出人口多,留守老人小孩多,当老板的人也多,县、镇、村三级联合开设“道德讲堂”,宣传阵地以正大小学为主,老师、学生、老干部和老党员或者老板都可以上堂来讲,形式灵活真正体现了“乡村大讲堂”的质朴与多样化。村民们说,“大讲堂”讲的都是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通俗易懂,容易接受。正大村一名叶姓外出老板聆听“道德讲堂”后,心灵深处受到触动,现在身为大老板的他只要有空就回老家为年老父母洗洗脚、捶捶肩,做做保健按摩等,在村里传为美谈。有位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众人看来是个桀骜不驯的“问题少年”,在校参加了几次“道德讲堂”后,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认真听课、学习,还替爷爷奶奶做家务,隔三差五为爷爷奶奶洗脚、梳头、捶背。 “‘道德讲堂’就是对心灵的洗涤。”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 该县道德讲堂讲授了道德故事,宣扬了道德文化,形成了人人“学道德,讲道德”的浓厚氛围,为人人争当道德实践活动的先行者、践行者和传播者提供了力量源泉。 传导向善正能量 自开展“创文”活动以来,该县始终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来抓,广泛开展道德实践、形势政策、国情县情、法律知识、公民道德主题教育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文明氛围,强化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该县建道德讲堂30多所,邀请专家举办报告会,组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人物开展宣讲活动共达140多场,参加人员达24000多人次。 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会自觉地给老弱病残人员和孕妇让座;以前那些乱扔乱丢东西的陋习基本改掉;移风易俗、新事简办、尊老爱幼蔚然成风,社会治安环境明显好转……良好的文明礼仪和社会风尚在陆河得到体现。 2012年,该县旅港同胞范振声先生从县城一家银行取出15万元现金放置于后备车箱,急忙赶回水唇镇,由于后备车箱没关紧,途中装钱的皮包弹出来掉落路上,被路过的村民彭俊挺捡到,他打开发现皮包里装有一张名片写有电话,马上拨通范振声先生电话,并将15万元现金及其证件完璧归赵。面对大家的夸奖,彭俊挺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如今,陆河籍旅港同胞们每每谈起拾金不昧的事时,都夸“陆河家乡处处有雷锋”。 陆河的“雷锋”还不止这些—— 被省政府授予“社会扶贫热心人”的郭伟光,从1988年起至今,二十八年来坚持扶助五保户、孤儿、残疾人、特困户,以及投身架桥修路、捐资助学等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达500多万元,于去年荣获 “广东好人”称号。 传承家风美德的罗洪希,面对厄运,他把自己、兄、弟三家合并成一个多达29口人的大家庭,带领一家人及近2000村民艰苦打拼,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之路。2015年,他家获得广东十大“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舍己救人的丘正义,2014年端午节在该县水唇镇排河段听到呼救声,立即跳入河中救人,落水者得救了,而自己的年龄永远定格在16岁。小英雄献身救人后,被追授为“全镇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省见义勇为“广东好人”称号。 该县荣获“广东好人”称号的还有长期孝敬老人的河田居民罗文娟和助人为乐的上护镇退休职工陈和平;荣获市“道德模范”称号的有上护镇樟河村保洁员朱天送、水唇镇卫生院护士朱霞等,不胜枚举。 为宣传陆河好故事,传递陆河最强音,该县创文办以“中国好人”、“广东好人”、“汕尾好人”、“陆河好人”等先进典型事迹为教材,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先进模范到各讲堂面对面开展“善”、“诚”、“孝”、“强”主题课,引导群众了解道德模范的优秀品质,学习效仿模范事迹。(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洪广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