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19157|回复: 0

[汕尾] 从质疑到感恩的一起劳动纠纷 市法院公正司法感动外来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8 15: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月前的一天,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操外地口音的一家老少,他们身体残疾、言语鲁莽、情绪激动,直指法官质疑其司法公正……而在日前,该法官在办公室接到这家人的长途电话,句句真挚而惭愧的“谢谢你”和“向你道歉”……的话语。这是怎么回事?

工作受伤致残
这得从2016年市中院民事审判二庭承办的一起劳动纠纷案件说起。该案当事人向某是重庆人,一家老少残疾贫困,靠他在汕尾某纸厂打工作家里的经济支撑。6年前,向某在加班时操作打浆机不幸绞住右手,致右前臂下段撕裂离断,先后在汕尾市和重庆市凤阳县的医院治疗。经汕尾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5级伤残、汕尾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

向某要求纸厂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此时纸厂不服,认为并未与向某建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不成立,且已经在向某汕尾的医院治疗出院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并给予1000元慰问金。

因误解大闹法院
在双方当事人以民事纠纷上诉至汕尾中院前,已经经历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上诉省院、劳动仲裁等过程,在诉辩交锋的不断升级中,双方终究没能达成一致。

中院审理该案的合议庭法官认为,该案事实基本清楚,主要争议焦点在于向某的工资标准、应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及相关问题、向某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予以支持。由于该案属于劳动纠纷,向某伤势和家境均不太好。主审法官认为可以先行调解,这样可以早日争取到赔偿款,利于向某的恢复和生活;对于纸厂而言也利于生产经营。但是法官的努力以当事人的执拗和激烈而宣告失败,向某还误以为法官在拖延审理、偏袒当地人,于是上演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闹剧。

在向某家人“闹法”时,其母亲因为舟车劳顿加之原本身体就不好,突发疾病,情势较危急,一家老小的食宿也很困难,该法官立刻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并且联系救助站,将向某一家安顿,并告之:“我们一定会依法办案”。

获公正判决感恩
获得尊重和关怀的向某,满怀感恩,信赖地等待和配合着法院的审理。主审法官详细梳理案件事实、证据以及各种法律关系,对向某提出的赔偿项目和数额进行精确计算,两个星期后对案件有了清晰的认知。合议庭认为,向某在纸厂工作时遭受工伤,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并可以要求纸厂赔偿其相关损失。接下来对工资标准的适用、补助金的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的问题、各种费用(医护费、交通费、食宿费)以及精神赔偿等各项诉求一一进行计算和说明,最终向某得到198236.03元的赔偿判决

至此,本案作为终审判决尘埃落定,向某万分感激法官的公正和付出、法院的清明和为民,并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深感愧疚,接连几次要上门送锦旗,被法官们婉拒。主审法官说:“你能早日康复并且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日前,向某再次打来电话,欣喜地告诉该法官:“手臂已经接上,虽然还有障碍,但在广州已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汕尾日报记者     邓帼梅  通讯员      张雨新)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汕尾市城区全域铺开“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汕尾资讯] 文明新风尚赋能高质量发展——城区精神文明建
[汕尾资讯] 华南师大“点亮涯乡”实践团到城区开展活动
[汕尾资讯] 汕尾城区:农文旅融合推动城乡文明进步
[汕尾资讯] 汕尾岭南医院项目在海丰开工建设
[汕尾资讯] 城区构建“精保减”机制 打造可持续老年助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