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古大存军长风采,彰显东江红军精神——《红玫瑰》新书首发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
7月25日,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反映古大存军长的《红玫瑰》(王国梁著)新书首发式和捐赠仪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题馆举行。广东省老领导于幼军、陈开枝,古大存军长的儿子古延贤、孙子古汉援,我党早期领导人彭湃、杨匏安、杨殷和革命前辈阮啸仙、周其鉴、黄学增、曾生、饶卫华、黄居仁、蔡素屏、张威、余登仁、古永砵后人彭伊娜、崔静薇、杨峻、阮钦彤、周健风、黄勤练、曾德平、蔡佩营、饶潮生、刘小慧、张旌、余思伟、古汉强;专家学者、嘉宾钱永红、陈弘君、陈希、周西篱、张晓辉、曾惠平、翁伟芳、张棣、欧大军、连建中、李代振、肖达忠、王伟才、林桂林、伍依丽、董秋生、龙智敏、林晓雁、张茂声、詹学仕、张亮、刘展宏、谢一菲、陈光华等,以及有关市县党史部门负责人黄振中、黄仅鹏、张建新、郭晓滨、刘璞臻,老区乡镇代表宋振团、吴金谋等百余人出席。活动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主持。
《红玫瑰》近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广东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梅州市、五华县党史部门精心组织和隆重推出的红色纪实文学力作。该书由徐向前元帅的儿子徐小岩中将题写书名,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写序。该书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描述了革命先辈古大存军长在土地革命斗争十年间的历史和故事。古大存(1897—1966),原名古永鑫,曾用名张炳,广东五华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两次东征,后任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等职务,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毛泽东在延安时曾称古大存是“一朵红玫瑰,带刺的”。在战场上他冲锋在前,多次身负重伤;他爱兵如子,关爱群众;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古大存党性强,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克服重重困难,带领东江红军战士和人民,浴血奋战,牵制住了妄图进攻中央苏区的广东军阀近十万大军,把东江革命根据地建成“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
古大存军长照
首发式上知名红色作家王国梁介绍,为创作该书,他和古大存之子古延贤从2018年起历经三年,沿着古大存当年战斗的足迹,赴东江7市、20多个县、100多个村庄、数百个据点采访和收集史料,得到沿途各地老区党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而后作者历经三载,五易其稿,前后6年,该书终于面世。
《红玫瑰》作者、我院创院院长王国梁发言
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副理事长肖达忠宣读了徐小岩中将、刘建将军从北京发来的亲笔贺信。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主持
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副理事长肖达忠宣读了徐小岩中将、刘建将军从北京发来的亲笔贺信
徐向前元帅的儿子徐小岩中将的贺信
朱德总司令的孙子刘建将军的贺信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表示,《红玫瑰》是作家王国梁创作的反映古大存军长的成功的革命题材历史小说,读了《红玫瑰》,让我们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更激起对老领导古大存军长的思念之情,更使人们永远追思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该书史实准确、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还融入粤东风土人情,经多方审阅获赞许批准出版,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希望该书能在老区中广泛传播。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发言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潘咏怡副馆长表示,《红玫瑰》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的一次重要挖掘与补充,它为读者了解东江老区革命史、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读本。同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也将持续地推进广东红色文献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潘咏怡副馆长发言
古大存长孙古汉援表示,《红玫瑰》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引领读者走进那段战旗飞舞的红色岁月,融入可歌可泣的红色情怀,感受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去浇灌理想信念的英雄壮举。
古大存长孙古汉援发言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国家一级作家周西篱指出,《红玫瑰》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高度,实现了红色纪实文学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作者不仅呈现史料,更以文学之笔深入雕琢人物灵魂,挖掘历史褶皱中的情感与温度,让历史人物在读者面前鲜活起来。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国家一级作家周西篱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陈希教授表示,王国梁先生用心灵去拥抱写作对象,在描写古大存军长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的同时,融入了对其亲情、爱情、友情等人性方面的思考,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革命者形象,堪称是红色纪实文学的典范。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陈希教授发言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副主任陈弘君在发言时说,他受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尹德慈主任委托,对《红玫瑰》一书的正式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这本书有许多特点,其中之一是:她是可信的。这本书虽然列入历史小说这一类,但她完全不像一般小说那样虚构,她写的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书中所写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是历史上存在的,起码大事不虚。当时确实是那么艰苦卓绝、那么残酷。古大存及其带领下的同志们确实那样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古大存无愧为我们大家崇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个形象确实树起来了,令人信服!特点之二,书中有一些细节是虚构的,但它又是切合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的,是合情合理的。并不影响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相反,读者看了更加深对当时的历史和人物的了解和把握,更好地衬托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比一般党史著作更能吸引读者,更能打动人心,能教育后人。总之,这本书与其他书不同,她不是纯粹的历史书,她又是可信又可读的历史书;她是小说,但又不是虚构的小说,她反映真实历史又是生动感人的小说。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副主任陈弘君发言
随后,陈开枝、于幼军、钱永红等领导向五华县梅林镇、丰顺县八乡山镇和古大存故居等单位赠书。本书作者王国梁,以及古延贤、彭伊娜、崔静薇、古汉援、杨峻、阮钦彤、周健风、曾德平、蔡佩营等革命先辈与烈士的后人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东江革命根据地陈列馆、广东东江干部学院、佛山市青少年军校、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龙川县居仁中学等单位赠书。潘咏怡副馆长代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接受赠书并为作者回赠感谢状。
潘咏怡副馆长接受赠书并给作者王国梁回赠感谢状
发布会现场专门设置了一面照片墙,墙上精心陈列数十幅古大存同志的相关照片,以东江为中心,以历史为基础,以古大存同志和东江红军以及苏区人民浴血奋战的不凡岁月为经纬,彰显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
发布会现场专门设置了一面照片墙,墙上精心陈列数十幅古大存同志的相关照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红玫瑰》的出版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意义。它引领新时代的读者走进广东的革命老区、苏区,在普及党史知识的同时,彰显党的优良作风,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
《红玫瑰》作者王国梁和古大存军长玄外孙女黄靖恩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