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让我们看到什么是腐败和跟腐败搭配的懒政等现象。看得我们热血沸腾,对中国的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也深深的体会到中央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并痛恨腐败的民心。
在网络上我们不难看到有一些帖子写某银行有多个办事窗口却只开一两个,对外办事的员工才一两人,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坐在里面干什么的帖子。有图、有真相。这现象在汕尾这个地方,很普遍。其实这种现象可以改正,正如《人民的名义》中的丁义珍式窗口一样,是怠政、懒政的结果,是没把人民当服务对象的结果。这是可以避免的却活生生的发生了,《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一个一个地站在我们眼前。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就是一个典型的怠政、懒政的官员,当然了,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等等,不是政府部门,但用《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来比喻,再恰当不过了。不仅仅是某些银行,其他的一些事业单位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办事慢吞吞的,有很多人根本等待不了,先行离去了;办一个客户的事,本来可以10分钟完成的,却拖到15分钟甚至更长,有的办理完成后不按号,在窗口里面不知道磨蹭什么。发呆了好久,然后再按号,再叫下一位;下午4点半后排号机停止工作,不能排号。大堂的招待人员告诉客户,办事员快要下班了,所以停止排号等等。
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满大堂坐着都是等待办事的人,柜台里面的人依然慢吞吞,嘻嘻哈哈,一口水分十口喝,喝完等打个饱嗝再慢吞吞地把屁股摆正坐下,再摸摸鼠标,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一动也不动地不知道在干什么。许久,才允许下一位等待办事的客户上前办理业务。总之,不快、尽量慢。不做、少做、没做错。这就是“真理”怕做得太多,不怕做的少。反正拿一份薪水的,那么积极干嘛?是不是这样?
这是孙连城的怠政和懒政。不作为,少作为。少做少错,不做没错的思想。拿薪水的人不管外面等待办事的人如何着急,就是不快,能慢则慢,能拖则拖。生怕累坏了自己。孙连城,就是这样的人。在汕尾,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在某些事业单位非常普遍。不得不引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