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吴广廉 如今,行走在汕尾城乡大地,漫步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创文”的宣传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汕尾市民文明十条”“汕尾处处有雷锋”“志愿精神”“文明旅游”等一系列的“创文”主题,对汕尾城乡人民来说,早已耳熟能详。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市场交易诚信公平,市民素质明显提高,邻里之间友好互助,城市景观美化亮化……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文”成果,使汕尾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形成“创文”合力 “全市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知耻后勇、迅速行动、迎难而上、坚决打赢创文攻坚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在去年10月29日全市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自此,市委、市政府把“创文”提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竭尽全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为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成立了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任组长,市长杨绪松任第一副组长,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市直73个“创文”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加强全市“创文”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同时,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10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各个小组的组长。市“创文”领导小组印发了《汕尾市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总体方案》《汕尾市2016-2017年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共性和个性任务责任清单》,把文明创建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细化,使10个专项工作小组、6个县(市、区)以及市直73个“创文”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创文”工作的任务责任、时间要求和创建标准。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党政和市直“创文”责任单位成立“创文”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层层分解任务,级级落实责任。全市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扎实开展“创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补齐“创文”短板 我市围绕把汕尾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市区环湖、依山、滨海的资源形势,以“一区一湖一湾一港”(即中央商务区、环品清湖、金町湾、马宫中心海港)建设统领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快市区城市道路改造升级,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今年,全长1.6公里的红海西路成功开通,啃下了建市29年来无法解决的硬骨头,使市区的东片和西片连接贯通。一时间,红海西路通车的消息为群众所津津乐道,攒足了群众口碑。 善美广场,是市区今年建成的新地标。每每遇到婚庆喜日,一对对新人们都会专程前来选景合影留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善美广场更成了市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市民刘先生刚把善美广场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就引来了外地好友的一大波评论: “这真的是汕尾吗?美呆了!” 随着市区主干道的升级改造和站前路、市体育中心、市中心医院等一大批民生工程相继落成使用及动工建设,给全市人民带来了实惠便利。通过“创文”,汕尾这片红色土地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反响,市民欢呼,舆论点赞,“创文”已成为全市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和最大的民心工程,同时也促进了汕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提升城乡形象 我市曾一度因负面新闻过度炒作导致名声不好,城市形象受损。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全面提升汕尾形象,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在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城乡、社会、政务和生态“四大环境”,以“十大整治、十大提升”为突破口,治建并举、综合施策,组织开展了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市采取“定片区、定地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的六定措施,不分昼夜地对市区乱搭乱建、乱摆乱卖、乱堆乱放等影响市容市貌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向城市环境“脏乱差”开刀,城市形象提升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市民特别关心的交通秩序问题,在这次“创文”工作中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整治。“现在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都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了,这与交警部门加大宣传引导和强力整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市民李小姐说,“就连行人闯红灯也有交警和志愿者马上过来教育批评,现在大多数市民都会自觉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 打造“善美之城” 一座城市的软实力,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文明养分。 汕尾谐音“善美”,根据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2015年在我市作“创文”专题报告时提出的打造“善美之城”的建议,我市制定了“文明汕尾·善美之城”的实施方案,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为根本,开展了优化政务环境提升行动,“汕尾处处有雷锋”志愿服务提升行动等“十大提升行动”,整合宣传资源,搭建参与平台,深化“善美之城”建设。 我市制订出台了“汕尾有礼”“汕尾处处有雷锋”等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包容守信,务实争先”的汕尾城市精神,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向“善”向“美”。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都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员干部带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目前,全市共有志愿者队伍1719个、已注册登记志愿者21.7万多人。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创文办先后举办了全市“创卫创文”誓师大会暨“汕尾处处有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喜看汕尾新变化——万名志愿者创文活动”等大型活动,充分展现了汕尾良好社会环境和城市风貌,掀起“创文”活动新高潮。 我市全面开展了“善美之城——寻找最美人物”系列评选活动,在各地开展了最美志愿者、最美义务工作者、最美教师、最美媳妇、最美“双创”使者的评选工作,用道德标兵激励广大市民。我市注重加强汕尾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擦亮我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片。今年8月份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创文办联合举办了“善美之城·创文之光——百名艺术家携手助推汕尾文明城市创建美术·书法·摄影展”,展现了汕尾近年来旧貌换新颜的显著变化。今年7月份,市政协、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大美汕尾——李启色山水画作品展”,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家乡美丽山水,为汕尾“创文”工作增添一抹亮色。 我市还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各地各部门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出时刻能听到创建声音、到处能看到创建身影的立体宣传氛围,让文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汕尾日报社、汕尾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持续跟踪宣传报道全市城乡文明创建进展情况,曝光一些地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提高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我市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网站、公众号、手机台等新媒体宣传“创文”,让更多的市民群众知晓“创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