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市民网上,一个话题占据一个版面的现象已经很长时间没出现过了。如今在手机上一打开汕尾市民网的“论点”栏目,刷了好多贴子,都是关于汕尾教育的话题的。从这么多关心汕尾人民的教育问题的帖子足见汕尾人民对于子女的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应该关心关心我们的子女的教育话题了,这是贴身利益。
关心汕尾人子女在汕尾的教育问题的人,关心的话题是子女在校接受的教育如何子女“读有册”;学校的管理弊端,集中体现在教师话题上。我不是教师但是我也关心教师的话题,因为教师素质好坏以及土话说的“会不会教”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成效问题,所以这个话题不能说与我无关。然而,我更关心的是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把法定知识吸收的?吸收知识的成效如何?在汕尾读书的子女们跟在外地读书的同年级小朋友之间在同等级别的教育下是否有差距以及差距多大?围绕着子女的教育话题,我拜读了很多关心汕尾人民教育话题的大作,结果让我非常揪心。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路用”,不能给子女一个合理的接受教育的环境。
虽然说人比人比死人,但是同样是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子女总是要比在外地读书的小朋友在同样的年级同样的年龄阶段在学校里所接触到和学到的知识要少?从不同地区的学校的教育强度、方式来看,我们很多学生在打情骂俏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学生正在努力“之乎者也”;我们很多学生正在嬉戏打闹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学生已经可以用英文对话。这是什么概念?这么比喻吧:同样是从荷包岭红绿灯起步,当我们的学生正在市政府门口的红绿灯等交通灯的时候,外面很多地方的孩子已经在根德路口准备再次起步了。试问这是什么感受?作为父母的人,肯定感受非常不是滋味。
当某些人把汕尾人子女的教育当成是工厂里的生产任务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汕尾人民普遍追求的子女教育质量和效率就降低了。看一个地区的教育成效的窗口是每年的中考和高考,这不仅仅是衡量地区教育水平的尺子还是丈量我们的子女跟外地小朋友的人生知识的距离了。虽然我们很难渴望个个汕尾人的子女都能上“一本”但是我们最少应当有缩小与外地教育差距的梦想吧?一两个个体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取得某方面突出成绩就嚷到全世界都知道,拿出来在外地人面前炫耀,洋洋自得,自得其乐。其实一两个个体取得鹤立鸡群的成绩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更不要拿这点个人成绩当胭脂水粉而自认成绩斐然,其实把丁豆点儿大的成绩无限放大的行为是非常丑陋的,胭脂遮不住教育的失败以及某些管理工作人员浑身上下的丑态。
我们期待的是平均化的教育效果,从小抓起,打好基础,这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然而这是细水长流的工程,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质变过程。对于那些目标只是捞钱、镀金、显摆、官僚作风的人来说真的不适合在汕尾从事教育事业,因为强行踏入这个领域只会误人子弟,所以奉劝尽快让贤和滚蛋,不为自己积阴德也要为子女后代积阴德。误人子弟等同杀人放火,罪恶滔天。提高汕尾人的教育水平,需要管理工作者的胸怀坦荡和宽广,然而汕尾教育的败笔正是又一个一个的无能之人敲击而成的,能不让人失望吗?人民觉醒了,我们随随便便的读书,只要认字就不用去做“掌牛伯”,不用去捡猪屎。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所以人们对于现代的子女的教育要求早就提高到新的高度了,教育怎么可以不跟时代提升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呀,但愿重视教育不被某些人认为是故意找他们嗯茬儿的事,但愿重视教育的问题能得到相应,现在重视教育是为子孙后代积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地仅仅是为了拿回原本就应当是子女的教育权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