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40361|回复: 5

[论汕尾] 社会关爱学校教育的新尝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9 0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9-3-29 00:18 编辑

                                社会关爱学校教育的新尝试

      ——家长旁听老师授课掠影     陈治赠  2019年3月29日

      昨日(28日),海丰县海城镇第四小学五(2)班举行校内英语公开课。授课老师:陈春梅。

      海城镇仁荣小学派出对口老师观摩、交流。海城镇第四小学家长委员会应邀组织部份家长代表旁听。

      家长旁听老师授课,对学校教育究竟有没有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有待探索。但家长能抽出时间旁听老师授课,说明家长有了想知道在课堂上老师怎样传授知识,学生如何领教的強烈愿望。家长委员会迈开了与学校互动第一步,无疑是社会关爱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

      笔者有幸应邀。汉字被孔圣收回所剩无几不必说,60年代初初中学习的英文字母,基本上已还给遙远的大英帝国。旁听英语公开课,有如“鸭仔听雷”。一个挥之不去的感觉是:在科目繁多、环境制约的势态下,老师传授别国文字、语言,肯定加倍辛苦,学生领教当然不容易。直观印象异常深刻:授课前先由学生代表带领全班朗读旧课,师生相互问候用英语,将孩子们的思绪导入教学主题。教师授新课、提问、学生回答均以英语为主。陈春梅老师在整节课中自始至终保持微笑,父母之爱心,天使之形象令课堂教学充满温馨。老师专心投入,学生全神贯注。至于课文内容与教学特点如何?笔者说不出来。

      好在有几位家长是在职老师,精通教学方式、方法,通过调课赶来旁听,是想看一看他校同仁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触类旁通,汲取教益。这几位家长在课后无限感慨:陈春梅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注重于让学生记住单词字母的组合、拼写、读音、口型,有独到之处,很受启发。每个老师都有自已积累的一套授课经验,课材、年级不同,灌注式、启发式各有适用、各有短长。授课不必強调千篇一律。

      海城镇仁荣小学对口老师,对陈春梅老师循循善诱的授课方式赞不绝口,特别是对该校英语科目关于“游戏式教育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的课题,倍感兴趣和关注。相约加强交流,共同探讨。

     参加旁听的家长,除了笔者,都是丰华正茂的青壮年,在校求知的记忆和知识量的储存还没有缺斤短兩。踏进社会方知学识不够用。听课之后的感触有二点:一是现在的教学内容高、深,特别英语,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得入、记得牢,真是难为了老师,加深了弘扬尊重老师的优良传统的认识。二是要加強与老师配合,督促孩子家庭复习,避免一放学,A、B、C、D就飘洋过海。

      该校老师的看法是,学校教育的成效,虽说是要上级认可,更重要的要让家长普遍满意。家长听课,一方面是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关心、爱护,一方面是对学校教学有较为充分了解,将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落实到教与学这一基本点上。尤为关键的是提高了学校、老师的责任感,对学校,对老师有良好的鞭策作用。

微信图片_20190328162212.jpg

微信图片_20190328162240.jpg

微信图片_20190328162246.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天地从来不造假 岁月无奈诉衷情
[三唯论点] 是民众固执 还是民生使然
[三唯论点] 请给部份底层群体留点谋生缝隙
[三唯论点] 鼓足干劲 迎接新的挑战
[三唯论点] 校园年年飘溢荔香 师生岁岁共享佳果
[三唯论点] 第一城物业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发表于 2019-3-30 05:40:4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对。支持创新
 楼主| 发表于 2019-3-30 2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家长旁听老师授课,对学校教育究竟有没有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有待探索。但家长能抽出时间旁听老师授课,说明家长有了想知道在课堂上老师怎样传授知识,学生如何领教的強烈愿望。家长委员会迈开了与学校互动第一步,无疑是社会关爱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

     
 楼主| 发表于 2019-4-1 2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听课,一方面是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关心、爱护,一方面是对学校教学有较为充分了解,将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落实到教与学这一基本点上。尤为关键的是提高了学校、老师的责任感,对学校,对老师有良好的鞭策作用。
发表于 2019-4-12 0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该鼓励和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12: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海风963 发表于 2019-4-12 09:09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该鼓励和支持!

对!在无力改变大气候的势态下,某些有益的尝试,应该鼓励和支持!

谢谢关注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