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省三打办举报:所谓的中新社汕尾办在汕尾捞了多少钱?之五。
所谓的中新社汕尾办事处在严重违反《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的情况下,更“欺名盗世”的将未通过备案审核的中新汕尾新闻网(www.sw-cns.com)网站上线,进一步挑战“工信部”管理法规。
我们在ICP/IP/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中,输入sw-cns.com,根本无法找到相关的备案信息。不仅如此,该办事处还开通了并未认证的“中新汕尾新闻网”新浪微博,发行不具有书刊号的新闻刊物“汕尾特别报道”,在这个基础上非法传播广告,而这样的一些违规平台当然成为了该办事处的市场创收。
该违规刊物是如何诞生的呢?原来,其向汕尾各企事业单位发广告赞助函件时,的确是以《中国新闻》杂志的名义去发函、征订,而当确定好出版的期限到期后,童身贵同志却来一招偷天换日,把《中国新闻》杂志变成非法的中新社汕尾办主管的“汕尾特别报道”,以避开报批上级,缴纳费用。令业务人员无从是好,更令汕尾各企事业单位、客户商大跌眼镜,敢怒不敢言。
童身贵同志利用并不正规的“中新汕尾新闻网”寻求合作伙伴,以充经费,再者,从网站上可看到,有汕尾移动等公司投放的广告,不知这样的广告需要多少钱呢?
该办事处的种种广告创收,均没有按常规运作。且该办事处向汕尾市财政局申领的行政事业票据程序不正常。
请问,那些非法所得流向何方?有多少领导共同分脏?
敢问,此等非法办事处的非法所得,应不应该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