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12|回复: 0

[其它] 客家的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20: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笊篓饭
    千家万户的客家农民多喜欢做笊篓饭。竹编笊篓和木制饭甑是必备的炊器。竹编笊篓状似漏勺,但比一般的金属漏勺大许多倍。木制饭甑状似水桶,由甑体、甑箅、甑盖组成,甑体外围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均用竹片编成的花箍箍紧,甑箅或用竹或用木,均有许多孔格,主要用于透气。甑盖略大于甑口,甑口两端低约2寸处有提耳,作端饭甑用。笊篓饭的做法是:将大米倒入滚水锅中,煮至将熟未熟之际,即用笊篓捞起饭粒,滴干,倒入饭甑里;复将饭甑置铁锅内,注水,以淹没部分甑脚为宜,然后猛火蒸之,俟蒸汽冒至甑盖,并凝成水珠,沿甑盖往下掉入锅内时,饭即全熟,食之又软又香,口感极好。捞饭时,锅中往往留若干饭粒续煮,便成了稀饭,可谓一煮两得。粥汤加米糠若干,搅匀,则是养猪的好饲料。笊篓饭一般适用于家庭,吃多少,盛多少,无须平均分配。笊篓饭又别称甑饭,其历史非常悠久。据报道,在殷墟出土文物中,即已有“甑”了。《辞海》是这样释“甑”的:“古代蒸食炊器。底部多有透蒸汽的孔格,置于鬲或复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也有无底另外加箅的。新石器时代已有陶甑,商周时代又有青铜铸成的。《孟子·腾文公上》:“许子以釜甑嚣,以铁耕乎?”尽管今天客家人使用的饭甑较之过去的甑已有重大改进,但其基本原理却并无什么不同。

席袋饭
    所谓席袋,就是用席草编织的袋状饭包,客话读为“饭梢”。席袋饭的做法是:将米装入席袋中,留出适当空间,上端用绳子扎紧,放进锅内,注水,以能浸没席袋为宜,盖紧锅盖,以猛火煮之,这叫做煞饭。至饭包饱满、提起即干、不掉水滴,即可取食。食时解开绳子,手捏饭包,倾饭于碗中。这种做法多见于过去的学校、工地等集体伙食单位。每人一个饭包,根据自己的饭量,米可放多放少,谁都不吃亏,谁也不占谁的便宜。饭包一多,容易发生错取现象,因此,每个饭包上均挂一小小的竹片,上书各人的姓名。
    现在,这种饭袋虽不敢说已完全绝迹,但却极难看到了。日本客家研究学者周达生为了一睹这种饭袋的真面貌,曾特地到梅县雁洋去访问叶剑英故居,又到叶剑英读过书的梅县东山中学纪念室,结果均无发现。后来,又到曾经是当地小学校的堡山学堂(今丙村中学),才终于发现了饭袋。因为叶剑英是堡山学堂的首届毕业生,他当时的寝室,现在成了纪念室,叶剑英用过的饭袋被保存下来了。
      现代人追求返朴归真,席袋饭具有“野趣”,不说席袋的精巧、玲珑,煞(也可蒸)出来的饭含有草的清香,单说一人一份,十分卫生。现在不少饭馆挂出招牌“席袋饭”“草包饭”,极受顾客欢迎。

钵子饭
    钵子饭也是用于集体伙食单位的。随着席袋饭的逐步衰落,钵子饭便兴盛起来了。钵子饭是客家人的习惯用语。所谓钵子,其实是一种未经涂釉的素陶饭钵。把米放进这种饭钵里,添水,放到蒸东西的器物里去蒸。这种器物是一种特殊的大蒸笼,通常是一种四角状的木制品,可以几个重叠在一起的炊具。蒸好以后,就两个饭钵、两个饭钵地叩在一起,即一个钵底朝地,一个钵底朝天,既卫生,又能保温。饭钵有大有小,有蒸半斤米的,也有蒸二两、三两或四两米的,买饭时可随各人需要自由选择。
    钵子饭一次可蒸很多,而席袋饭一次却只能煞数十个,这也许是钵子饭取代席袋饭的主要原因。
    有个外国学者对“梅县、龙岩两地区的干饭制作方法”甚感兴趣,认为从此“也可以看到客家独特的一个方面”。他说:“饭钵也好,饭袋也好,用这类东西做干饭,我在到目前为止的几次中国各地的调查中,在客家居住区域以外的地方,是全然未曾见过的。饭钵、饭袋是否存在于客家居住的所有地区,姑且不论。可是,至少在客家集居的梅县、龙岩两个地区,使用饭钵或使用饭袋都是或曾经是极为普通而又常见的形式。因此,我觉得可以断言,这些形式是与客家饮食文化相关联的要素。”

本文来自: 海陆风网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何以冷热截然不同 ——城区渔村的疍歌热与民
[城事报料] 即时消息:汕尾海滨街惊现双彩虹
[城事报料] 大揭秘,看看陆丰警方如何大破跨境贩毒案
[城事报料] 东涌镇安华村一村民患尿毒症 无钱医病盼救助
[城事报料] 盼啊盼,新能源电动车终于可以在汕尾大地行驶
[城事报料] 请您伸出援助之手:陆河县新田镇北山,一名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