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把“让群众健康愉悦”理念作为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纳入政府文化工作轨道,指定宣传、文化、社工委等部门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地将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目前,该区已形成健康操、太极剑、太极拳、太极扇、狮、龙、腰鼓、渔歌、排舞队和戏班、曲班大锣鼓队、八音班等群众性艺术健康舞队伍78个。活跃了城乡群众文体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
随着市政设施和各镇(街道)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该区群众利用大小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悄然兴起一股自娱自乐,歌舞健身的早、晚排舞、广场舞等活动,且风靡整个市区,带动周边镇(街道)。对此,该区政府大加赞赏并十分重视。他们先由区科技文体局对这类活动进行引导、指导,并作适当管理。科技文体局与相关协会和市文化部门一道,在业务上给予相应指导和支持。使各个健身队伍达到相互学习、互为交流、相需为用。各队舞姿由此越跳越靓,动作要求越来越科学。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今年9月间,该区更是指定宣传、科技文体、社工委等部门,加强对各健身舞队的艺术指导,并给予大力支持。于是,他们请来市舞协主席,义务为他们培训艺术健康舞骨干,并随后与市舞协主席张艳云一起,前往各健身舞队进行现场指导,还送上相关渔歌舞曲。这样,既美化了舞蹈动作,又发挥了渔歌唱当地方言,易记易唱的优势,达到大家边舞边唱的效果。很多队员说,艺术健康舞好!唱着熟悉又动听的渔歌跳舞,心里的感觉太好了。如今,该区的好些健身舞队还成了我市节庆艺术巡游的骨干力量,并经常参加省、市各类健身舞竞赛,常捧金夺银而归。
该区的汕尾渔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使渔歌千秋万代传唱下去,该区以宣传、文体部门为主,组织省、市级渔歌项目传承人,以教唱、带唱和排练节目等形式,对渔歌的调子、唱法和音韵的掌握、控制等进行认真的传承。以前,汕尾渔歌都是妇女演唱的该区大胆实践,选择了一批具备演唱条件的男歌手到渔歌队,与大家一起练唱渔歌。如今,他们都很好地掌握了渔歌的基本唱法。目前,他们正加紧排练,准备12月份参加全国民歌大赛,实现渔歌首次男女同台参加全国性比赛。今年来,该区渔歌已参加2次全国比赛和1次省赛,分别夺得金、铜和银奖。
此外,他们还鼓励和支持各地组织八音、锣鼓队和舞狮、舞龙队等的活动。令全区群众得以常闻弦乐鼓乐,常观狮舞龙舞。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钟训成 周贵毓)
--汕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