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陆丰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着眼于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该市上下呈现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陆丰市各级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双拥”办机构建设,先后二次调整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活动正常,工作不断持续深入开展。还着力保障“双拥”工作经费落实,在本级财政困难条件下,坚持每年划拨经费支持“双拥”工作。市委、市政府建立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每年元旦、春节和“八一”期间,坚持挤出30多万元作为慰问经费,同时组成慰问团走访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为他们送慰问品、慰问金和慰问信。先后建立以民兵、共青团员、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帮扶小组,利用节假日帮助孤老烈属、孤老复员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等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营造了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去年以来,共举办军民联欢文艺晚会、军政联席会议、优抚对象座谈会65场次,近2100多人参加。
狠抓宣传教育
双拥热潮涌动
该市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利用每年征兵和“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时期的丰功伟绩,宣传国防现代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张挂牌匾活动,为现役军人和烈属挂上“光荣军属”、“光荣之家” 牌匾。还在每年“八一”期间向现役军人寄送慰问信,使现役军人感受家乡的温暖,并开展为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属送喜报活动,鼓励优抚对象和部队指战员安心工作,为建设和谐陆丰再立新功。
该市还广泛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每年清明期间,市委市政府组织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到烈士墓前举行“瞻仰革命烈士”活动,增强全民爱国爱家热情和国防观念及国防意识,激发广大群众送子当兵支援国防建设的光荣感。
拥军优属
共谱和谐曲
陆丰市公安边防大队、消防大队和武警陆丰中队工作生活条件差、困难较多。对此,该市市委市政府切实为他们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先后拨款为驻军扩建完善办公用房、宿舍楼、武器装备库、娱乐室和工作器械等场所设施,妥善解决随军子女入学问题,并为驻军图书室配套了2000多册书籍。在积极支持部队海训方面,该市市委、市政府为保障每年在陆丰海训的部队完成训练任务,积极为海训部队提供场地,解决电、水、住等问题。同时组织慰问团对海训部队进行慰问,并送上慰问金、慰问品,使执行海训任务部队全体指战员深感当地党政的温暖和关怀。
拥政爱民
冲锋勇在前
驻陆丰各部队官兵始终牢记爱民宗旨,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主力军、突击队和卫士作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近年来,积极参加抗旱救灾、城市防汛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先后十几次参加救灾抢险和扑灭山火。去年强台风“天兔”袭击陆丰,驻陆部队共出动官兵近500人次,车辆89台次,抢救转移群众近10000多人,为国家和人民挽救损失达3500多万元。武警中队在完成训练、看守执勤任务的同时,积极协助公安部门执行巡逻任务,处置突发事件等,去年以来协助破获各类案件21宗,抓获犯罪分子45人。市人武部狠抓民兵训练,组织民兵应急小分队开展基层治安联防工作,为维护陆丰社会治安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驻陆各部队还携手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活动,先后建立了7个军民共建点,每年都派出110名官兵到龙山、启恩、龙潭中学等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几年来,驻陆各部队共出动官兵和民兵近万人次帮助驻地兴建水渠、清理河沟约60公里,植树造林400余亩,修筑道路118公里。部队官兵还与120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向贫困山区学校捐资近10万元,赠送图书2000多册。
落实优抚安置
维护和谐稳定
陆丰市委、市政府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落实优抚安置各项政策,切实抓好拥军优属工作。先后多次调整提高了“双定”标准。目前该市享受“双定”的重点优抚对象5417人,“双定”款总额达1660万元,人月平均“双定”款260元,全面达到或超过了省定标准。该市还认真抓好优抚对象的优待政策落实,多次调整提高现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从每年500元调至现在的每年3000元。2013年共接收退役士兵431人,其中城镇籍117人,农村籍314人,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385万元,组织180人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采取政府机关抽签方式,准备安置2011、2012年转业士官及荣残5至8级军人共10人。(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李泽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