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地理 于 2014-12-15 08:52 编辑
我想转我和网友关于这篇文章的两段对话。
网友说,关于职业教育,不要以流水帐的形式来东一点西一点来写吧。尊敬的老师,你的建议是什么?我所有了解到的,多数职校都是放在招生收学费赚钱的精力,对学生的培养与在校能达到的技能水平水准不是特别关注。其中,山东“有名”的蓝翔学校一直在全国吹牛并招生,现在也暴露出其真面目,让人大跌眼镜。在多数人看来,职校已经成为“低分生”无奈的去处,在校混完二、三年就了事。这种模式必须有人去探索有人关注有人去呼吁有人去改变有人去负责,不应再给人的观感就是:职校职院是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低分学生厮混的地方。
我回答,你说的,很有代表性,是目前许多人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大致看法,除了这两年病休在家,这些年我大多时候应邀在企业兼职,做的都是人事和服务工作,我也基本上了解职场的情况。
我是怪人,做事不大按常规,老板就喜欢我这一点,所以,本文也打破常规,叙述当年过程,就是要向人们说明办职教,我们这样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