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传闻,寄托着社会殷切的期盼
文/陈治赠 2015年8月12日
近来,坊间有不少传闻,其真实性需要推敲。但未必都是在造谣惑众。下面二则传闻,笔者无法核实,是真是假,不敢妄断。但实实在在寄托着社会殷切的期盼。
一、某镇主官被汕尾市委新任书记就地免职。
据闻:新上任的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先生,上任伊始,一改兴师动众到基层调研的光荣传统,单身匹马就近到某镇府拜会当地主官。从上午八时半到十时半左右,仍不见镇府书记、镇长的踪影。不得已请镇府一办事员致电镇府书记(镇长?),说有紧急事宜奉商。该镇府书记(镇长?)大概是位老实人,称:正在家中,现在就去办公室。石先生火冒三丈回答:我是石奇珠,汕尾市委书记。从现在起你已不是镇府书记(镇长?),不用再来镇府上班!
小汕尾比不上大潮汕,在辖区內转个圈不用坐飞机。一则传闻,不论是真是假,很快就能在有心关注的群体中流传。这则传闻,究竟是石先生决心铁腕整肃汕尾官场的颓气,为振兴汕尾而釆取的严厉举措,向汕尾百姓呈上见面礼的真实反映,还是民间出于对新书记的厚望,期待能对那些习惯在家里、宾馆或宴席上办公;对“占着茅坑不拉屎”,不作为、不称职的官员要毫不犹豫采取措施而加油添醋编织的漂亮谎言?笔者认为无需澄清也不必澄清。据初步了解,时下镇府书记(或镇长)上班确比以往正常。有可能是这则传闻,令那些庸官懒政心存畏惧,毕竟,坐上镇府头、二把交椅不容易,谁想轻放弃。
二、某地发生群体冲突,官方倾巢出动救火。
汕尾辖区内,发生到政府门口、或到大路设障拉白布表达诉求的现象,以及村与村之间因土地权属纠纷未能及时解决而发生的群体冲突,时有所闻。前十余日,传闻某地两村农民集体,因土地权属问题久拖不决而棍棒相向,当地政府紧急组织三路人马奔赴现场劝止平息,避免釀成大祸。结果如何,正在协调解决之中。
这则传闻是否属实,暂且勿论。要考问的是,对民众诉求为何久拖不决?为何要迫使民众“不闹不注视”,“小闹小解决” ,“大闹大解决”,甚至要“死人才解决” ?
土地权属问题是汕尾市辖区內一大旧债,这是毋庸讳言的客观事实。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农民集体要求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的诉求,十天半月就可以圆满走完的程序,有的拖了一年半载仍无头绪,有的久拖至今长达半个世纪,历经三代人还未尽头。
这则传闻传递了一个尖锐的信息,维护民权,保障民生,是平民百姓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责。人心不死。土地问题不解决,始终是暗流涌动,社会稳定是句空话。这则传闻也向新任汕尾市主官寄托着迫切的期盼,希望政府要将土地问题当作一回事认对待及早化解。沿用“持久战”的战略,用打日本鬼子的法宝对付农民集体,以“使用现实”决定胜负,借以维护自已曾经荒唐失误的做法,无疑是将农民从期望拖到绝望,最终“逼上梁山”。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