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愿意从深圳跑来汕尾工作的呢?有是有,恐怕不多。杨绪松市长就是不多中的一个。 从经济最发达的深圳特区突然转到广东欠发达老区任职,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但杨市长却这样说:“到汕尾任职对我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能够得到组织的信任,成为汕尾市政府的主官,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到汕尾上任时,自己面临着两大转变:一个是要实现从发达地区工作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转变,必须调整工作思路;二是从新区党工委书记到市长的转变。可以说,我已经很好地适应了这两大转变。”他还说:“目前,在汕尾开展帮扶工作的深圳干部有252人。省里决定由深圳派一个干部到汕尾当市长,加速推进深汕全面对口帮扶工作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我对汕尾并不陌生,此前,坪山新区就承担着对口帮扶汕尾陆丰两个村和陆河产业园的任务,我多次到过汕尾,所以说,到这里来工作,我觉得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来到汕尾后,杨市长居然说:“到汕尾工作后发现并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难。到汕尾任职是个挑战,但这也恰恰是自己施展才能的一个新舞台。我在深圳工作25年,见证了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先发的深圳在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以及教训得失,对于后发的汕尾来说都是一笔宝贵财富,我在深圳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可以让我更好地服务汕尾,和这里的干部群众一起改变汕尾的落后面貌。” 他对汕尾老区人民满怀信心:“汕尾的干部群众人心思进、企盼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这是最大的民意,也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最大优势和力量源泉,有了这种骨子里的争先精神,汕尾就不会这样一直落后下去。去年以来,汕尾强力推进政务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城乡卫生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内塑形象改变外界对汕尾的看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到汕尾工作半年,感觉这个平台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得到了干部市民群众的认可,感到很欣慰。” 他身为汕尾市长,对汕尾的行动是这样:“社会治安搞好一点,干部作风搞好一点,城乡卫生环境搞好一点,修几条路引进一些大企业,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要持之以恒,几年以后,我们要看汕尾整个发展的蛋糕做好做大没有。除了做大发展的蛋糕外,我们还要想想能为汕尾留下一些什么好的东西,比如说法治理念、规则意识,让大家都依法依规办事、工作和生活,和深圳相比,汕尾这方面是有欠缺的。” 在汕尾半年以来,他尽责尽职,却很谦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好一些事、有一些变化、留下一点东西,我一直这样勉励自己。” 功过任评说,或者说盖棺方论定,现在给杨市长一个结论,也许为时尚早。但广大汕尾人民已经感觉到:一位人民市长已经在汕尾大地产生了。人民市长为人民,人民拥护好市长。愿我们汕尾市各级干部,向杨市长看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汕尾的经济蛋糕做大做强,共同促进汕尾的社会发展,为建设一个和谐汕尾、清新汕尾、人文汕尾、富裕汕尾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