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主要由陆丰人自费、自演、自制,讲述一个因醉驾害人害已故事的公益性微电影,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划、摄制,终于大功告成,于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汕尾市礼扬名门影城、陆丰市中影环亚国际影城举行首演,获得观众普遍好评。 《醉爱》出自真实故事 有位观众看后说,你或你的亲人、朋友,有喝酒开车的经历吗?只要看了《醉爱》,灵魂一定会被触及而痛改前非。该片是陆丰第一部本土的关于安全驾驶的公益宣传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酒驾意外交通事故,给我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本片适合所有的观众观看,尤其是新司机。 另一位观众说,片中的感情表现很突出,能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尤其是钳子在代驾路上,被问起为什么要免费代驾时,那种无奈痛苦的表情以及回忆十二年前酒驾撞死自己的妻女,当时抱起女儿那种无助与绝望,让观众扼腕叹息,潸然泪下…… 上映期间,广东广播电视台,汕尾日报、汕尾电视台及网媒对制作人陈文钳进行了采访。今年1月11日该片上传至搜狐视频,至12日仅两天点击率就达30万次。该片还参加了目前正在举行的第三届深圳中国微电影节。 陈文钳,是陆丰当地一个影像传媒人。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演艺圈同仁一起,在资金不足、缺乏演员、没啥经验的前提下,凭着一股追求梦想的热情,共同克服了诸多困难,仅用三个月的时间筹措资金、招兵买马、边演边学,成功摄制了这一部微电影。 《醉爱》的剧本由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名醉驾人踏上救赎的征程之时,巧遇一对恋人的故事。该剧表现了醉驾给自身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对人生产生的重大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目前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醉驾仍排在第一,醉驾人的各种侥幸心理,是对法律的挑衅,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因此,发起人希望通过拍摄此剧、播放此剧唤起大众对醉驾危害性的高度重视。并倡导安全、文明出行,还家人一份安心,还他人一份安全。 梦在前方勤赶路 陈文钳是位30岀头的年轻人,读的是美术专业,当过老师。平时又喜欢摄影、录像制作这一行。后来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制作传媒公司,自那已走过了10多个年头。但陈文钳认为商业的运作仅仅是为了谋生的手段,在他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什么时候能以自己的喜爱进行选择,为艺术而创作。终于,在他的经济较为宽裕时,文钳决定以商养艺,自费摄制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纯电影”。不久,他看中了一部描写主人翁因醉驾造成车祸之后走上了救赎之路的微电影剧本。陈文钳订下了该剧本,并邀请该剧的编剧担任这部戏的导演。 为他们而喝彩 当地文艺圈以及商业界的朋友们都为陈文钳自费拍公益宣传片精神所感动,都尽其所能帮助他。参加的演员大约有30位,从深圳、汕尾、海丰、陆丰等地的各类文艺团队中招募而来。令人感动的是这些招募的演员都志愿参加拍摄,没有领取报酬。 在拍摄现场,往往为了一个镜头,一拍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剧中扮演那对在车祸(醉驾)中丧生的母女。那位七八岁小姑娘的扮演者因是第一次参演,缺乏经验,但小小年纪的她既会吃苦又很坚强。因为故事的设定是发生在晚上的,那段情节要拍出效果,一连花了三个晚上,每晚都拍至凌晨三点多钟,小女孩始终坚持拍完,并且根据剧情的需要身着短袖,在深夜的寒风中被冻得全身发抖。拍完成,小孩第二天还坚持去上课,剧组的大演员们都被这个勇敢的小演员感动了!故事发生车祸现场,为了先救孩子,肇事司机抱着孩子在深夜的路上挡车求救,这些镜头要演得自然、配合默契,往往重拍了好几次,饰演母亲的演员就只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仅这几个镜头,就让她躺在地上等了近三个小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对母女的扮演者都是陆丰人,这在观念还很保守、凡事又很讲究“好意头”的当地人来说值得钦佩。 陈文钳本人出演主角——因醉驾撞死了自己妻女的司机。他跪在地上呼天抢地的镜头也是重复拍了好多次,直跪到他的两膝盖疼痛难忍…… 还有那个扮演酒吧歌手的庄跃标,目前活跃于深圳演艺圈,也是陆丰人。他说难得家乡有人起来做公益文化方面的宣传,再怎么样也要支持。所以,他一接到邀请,就推掉了手头的一些工作,赶回来参与。有些镜头一时不能完成的,庄跃标又赶回深圳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这样,他来回两地跑了十几趟,才算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庄跃标说,剧组里所有参加表演的人不但没有酬劳,还要自己出钱出力倒贴费用。记者问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大家都说,我们都希望为家乡传递正能量、为家乡争气!支持家乡的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这一共识和目标,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凝聚了一班年轻人梦想的公益微电影终于成功上映,让我们为他们的精神与行动喝彩!(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郑冰利 文/图) 图为该微电影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