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2-3-4 12:24 编辑
【河柳子原创】
【引子】
古城横世空,
轨迹抛物遗残墉。
寻觅觅,
湮没风雨中。
悲壮人景文,
点缀苍穹如彩虹。
俱往矣,
六百年城逐文踪。
有《破阵子》为证
梦萦追觅古城,幻觉抗御东瀛。
四倾罾地钟毓秀,六百年城雅乡名。
文运迪昌兴。
捷传人文名胜,颂扬壮志豪英。
观音慈航泛凝波,妈祖女神冀和平。
情尤震天惊。
明武御倭筑防城,临倚瀚洋擎海穹。 乾开生门通南北,坤俱商途贯西东。 罾地四倾钟灵秀,华年六百文风颂。 纲举本应连二九,神武吞金已成空。 话说明洪武年间,东瀛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侵扰,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抢杀,捣得沿海百姓民不聊生。为抗御倭寇侵犯,明洪武皇特派朝廷国师钦天监到捷胜玄卦,测划临倚南海筑造防城。城郭以四方倾起,中部凹下象罾网的罾地建为内城。置十字街口,稍靠西面街,深挖一口大井池,四周围护栏间,人们称喊“大井头”。井池内泉眼四通八达,清泉横溢,水流波涌,鱼虾龟鳖翔游。寄寓清雅文人辈出,文墨如泉溢,罾网收获丰硕,民众富足,年年有余。(在五十年代时被填为平地,有的地方已给民居占为宅地)。而环绕内城四周建一外城,从东南石狗湖海口筑横跨港涧城门,扼守双湖出海口连通埔尾堤岸的海港。 那时,海港蛋家聚居,舟楫从大海直通内陆埔尾水神庙港岸。商人云集,商旅来往频繁。陆地往西方向的官道可到汕尾,水路通航直达省港。但在清朝时,康熙为防台湾明将郑成功反清复明的进犯,听从捷胜翁姓举人为邀功求荣的阿谀进谏,用大木船沉载大石堵塞住出海口,海流不疏通,港湾逐渐泥塞成为田湖,从此捷胜失去了这个良港。外城城郭连接筑围至西北狗地埔,形成二九之灵气,建久久风水宝地之大城所。但负责筑建防城的官吏“神武”将军(儿时听父辈所说,真名无查证)贪赃,把建外城的钱财私吞贪占,唯只建内城,以地形命名为罾城。朝廷命官查验时,建城贪官畏罪自杀,造成捷胜无法成大城所之千古遗憾。 旧时交通不发达,唯有城西门直往渡头的官道,可渡海到汕尾直航省港,因此成为商家来往经贸之商途,使城西门外流巷至铺仔街一带,成为红极一时的繁忙闹市。如今,有的门前还遗留着过去铺面的旧痕。 称为二九的石狗湖大埔与城西北的狗地埔,人们得知是风水宝地,为抢占风水,一度成为坟墓密集连片的冢埔,后为移坟上山。 古城历经几百年的劫难,在大革命时,被革命农军与守城的地方兵勇激战攻陷后令捷胜百姓拆除摧毁,已湮没,仅存四周环城路道,东西南北十字街道与四城门之轮廓。只有北门西北隅尚存的古城墙角和古榕,是古城历史苍桑的唯一见证。
如今,有的门前还遗留着过去铺面的旧痕。
城西门直往渡头官道遗留下的石板路
南夷兴邦是何年?航贾鱼丰盛海隅。 天灾孽魔撼地裂,地祸妖龙掀波飓。 观音慈航施普渡,神龟聆法护民居。 生灵拯救城噬毁,舍身镇恶化岛屿。 话说五代时期,中原北疆忙于夺权争霸,而南蛮夷邦不受干戈侵扰,巧借生机经营发展航海商贸。正值渔业丰获而蔚然兴盛,成南疆自据、国富民康之强邦。不知何故触犯天庭,天帝怒令“沉东京,浮南澳”改朝换代之天旨。令邪魔怪神震撼天地(地震);命妖龙掀刮飓风怒涛(海啸),噬灭夷邦。一瞬间的天灾地祸,万民遭殃,生灵惨遭毁灭。 正在南海紫竹林仙境,传授道法的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大士,惠眼环注此境,心急如焚。为普救众生,急令莲花宝座前正在聆听道法的神龟,前往拯救。待到神龟赶到时,城郭已被巨浪吞噬。它马上施法,化成岛屿镇压挡住地塌恶浪,背驼万民脱离苦海,长此,成为了现在的龟龄岛。但神龟所化的龟龄岛,几千年来,象一座永不沉没的兵舰,守护着捷胜的海岸。 而龟龄岛东面的大峦礁岛和北面的横峦礁岛所潮露的礁石,就是古代,人们用糯米、糖、沙子混夯凝结而成的城墙。潮涨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裸露出海面,显现着当时塌陷倒坍的残垣,此即南蛮夷邦“沉东京”之城亘也。 而且,从“三角尾遗址”、“沙坑遗址”可看出,南蛮先民几千年前,辟荒开源生活在这里。由于地震海啸的破坏,造成南蛮夷邦山脉断层的分离,但其山脉灵气依然在海底连结,龟龄岛上的清泉,据说就是九佰岭的源泉。 读中学时,每当署假,我们随渔民到大峦礁岛玩潜捞。当潜入大峦礁岛南面海深处,还见到瓦砾残碗片沉埋在海沙中。见物联想起老人传说的“沉东京”骇闻,以及老一辈告诫南面海常有沙鱼出没的地方,我们惊慌得赶忙潜逃。 儿时常听父辈说起,四、五十年代,他们在龟龄岛、三角尾澳村做生意生活时,每遇天气异变,在海滩直观海面上的大峦礁岛。有时,突现大峦礁岛连接龟龄岛交接处,云雾迷漫,隐隐约约显现出一排排旌旗、枪剑密布的城楼,还有马嘶人吆的海市蜃楼幻境,引来很多渔民、村民的围观和议论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