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加强领导,设立机构,投入资金,扎实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好。截至上月止,该区共建成1个区级和7个镇级“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对全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实施网上管理和服务。同时,该区还如期完成了全区农村“三资”的清理登记。目前,正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源头上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产生,促进农村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该区辖7个镇(街道),设立三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45个。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一度成为该区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稳定的重要工作。经调研,该区结合实际成立了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区国土分局、区纪委、区委办、区府办、区农业局、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在区农业局设立办公室,全面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该区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15万元,按要求分别对各服务中心进行装修和配套建设,购置了电脑、监控系统、投影仪、办公设备等,开发了相关软件,完成网络线路和设备安装。目前,各管理服务平台都已正常运作,对全区集体“三资”实行网上管理,并为各地“三资”管理等工作提供全方位无偿服务。 在“三资”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该区各地各部门以召开专门会议、设立宣传栏、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调动群众参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对平台建设、服务机构和软件应用等方面工作,该区有针对性地对“三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从而保障了“三资”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运转和工作的开展。此外,该区严格按照“自查核实、张榜公示、补充完善、审核确认、建立台账”五个环节对“三资”进行清理。各地按程序将清理核查结果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张榜公示,在公示期满无异议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对清理核实结果进行审议确认后上报镇(街道)。镇(街道)则将复核合格的数据录入清理平台,并逐级汇总上报。1月5日,该区的首宗农村集体资产在红草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成功交易。该镇梧围经济联合社的300亩渔塭通过现场竞投的方式,最终以353.7万元的成交价成交,比底价高出31%。(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钟训成 周贵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