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请看如下事实:
2013年汕尾市公路密度仅为111.6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居第14位;在全市3000多个自然村中,目前仍有约1/4未通硬底化道路、1/3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全市338公里的海堤中尚有212公里没有加固,大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不足五年一遇,大量水闸、灌区等农田水利工程亟待除险加固。“三农”投入严重不足。全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镇、村的交通条件较差,缺少科技服务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不完善。
市、县两级财力难于落实卫生基础设施的配套资金。教育资金和教学装备缺口大。全市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资金紧张,救灾救济能力薄弱,五保供养能力严重不足。与国家和省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此外,汕尾市城市发育缓慢,中心城区框架偏小,建成区面积在全省居于末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甚至没有像样的电影院、体育场,也没建设博物馆、档案馆等,与其作为地级市中心城区应有的地位很不相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