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1502|回复: 0

[陆河] 脏了我一人 洁净全县城——记市“三八红旗集体”陆河县河城环境卫生管理站的女工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2 12: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都市到农村,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垃圾,垃圾必须有人处理,才能保持环境的优美。一直以来,人们把环卫工人称赞为 “美容师”,正是她们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地辛勤劳作,才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持清洁美丽。近日,记者走进陆河县河城环境卫生管理站,近距离接触这个刚刚捧回全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的姐妹们。

四小时扫街四公里

河城环卫站现有女职工70人,且大多为临时工,承担着县城7平方公里的保洁任务,日清运垃圾达100多吨。满负荷的工作量压在她们肩膀上,可她们从没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句累。

环卫女工肖学梅,负责县城朝阳路至建设路段的环境卫生。轮到上早班时,她凌晨3点多钟就起床,备好早饭放电饭锅保温,凌晨4点多出门。从她的出租屋到拿工具的地方需步行约二三十分钟,她必须争取五点钟前投入工作。“如果不提前,就不能准时到岗,耽误事时心里特别不好受。”肖学梅说话十分朴实。

从朝阳路到建设路段是县委县政府和部分县直机关单位所在地,是政府的“门面路”、“形象路”,清扫这条“形象路”责任重大,着实不容易。肖学梅说:“政府的‘门面路’一定要干净,这关系到陆河人的形象,所以无论多辛苦都得做好。”她每天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清扫至上午八九点钟,回家后安排孩子吃早餐,布置午饭事宜,午后十二至一点又重返岗位清扫。肖学梅负责清扫的路段约有一公里,清扫一趟需要50分钟,来回两趟,才能把垃圾基本清扫干净。肖学梅上下午各走两趟,一天走四趟路,合计起来,就是四公里路程。

肖学梅说,夏天和冬天的环卫工作不好干。一到冬天,寒风凛冽、风一吹,垃圾散落满地,而自己浑身都是灰尘,每次咳、擤出来的痰和鼻涕都是黑灰色的。一出汗,身上的衣服又冷冰冰的,让人直打寒颤。夏天,烈日高照、酷暑难当。为防止吸入过多的灰尘,扫地要戴帽子、口罩、手套和马甲,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每次清扫完毕,都是汗流浃背。而环卫工最怕的就是中暑,肖学梅已有好几次中暑的“光辉史”。有一年,肖学梅清扫垃圾时,一阵风吹来,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于是她揉揉眼睛,忍着微痛,把垃圾处理完。之后,她的眼睛时常流泪,可由于工作忙,一直未找医生检查。去年,她感到眼睛痒痛难忍,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你的眼睛进沙子了,如果早做治疗,不致于像今天这么严重。”

十几年从没歇息的肖学梅终于走上手术台……术后不久,她便回到岗位上。她说:“路面垃圾天天要扫,我闲不住啊!”

每月扫掉八九把扫把

她叫颜克琴,黧黑的面颊透着一股英气,是个150多厘米的四川籍环卫女工。记者采访前,她正在干活,听说要采访,几番推辞,后经站领导做工作,才匆匆跑回站里接受了采访。

颜克琴的丈夫是当地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经人介绍,从未做过环卫工作的她,于去年8月当上了河城环卫站环卫工。“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刚开始,包括丈夫很多人都不支持我干这份工。”甚至有熟人说她“脑子有病”。每当听了这些冷嘲热讽的话,颜克琴说:“心里压力很大!”

县城泰桥路至河中桥的环境卫生是颜克琴负责管理的。这里位于螺河堤边,每天锻炼的人比较多,给环境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按规定,每天清扫这段路需要8小时的时间,但颜克琴却经常干10余个小时。“你瞧!我从早晨5点干到现在10点多钟,路上的垃圾还未处理完。”颜克琴每天需要四趟,才能把路面的垃圾清扫干净。她每个月要用掉八九把竹扫把。

颜克琴管理的路段有一处厕所,靠近偏僻农村,但不归环卫站管理。该厕所又脏又臭,让群众难以忍受。这情况反馈到站里,该站领导马上通知颜克琴去清理。颜克琴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买了洗厕工具。走入厕所,异味扑鼻,闻之令人作呕,可颜克琴只身猫在厕所里,全面清扫、消毒冲水,把厕所清理得干干净净。颜克琴还经常自掏腰包买来除草剂,喷洒管辖路段的杂草。“有人告诉我,工资那么低,公家事没必要那么认真。”“那你怎么回答?”记者问。“这是我的工作,我拿了这份工资,不管多少,公家事也是我的事。”

颜克琴管理的路段,隔三差五地有外乡垃圾车经过,垃圾经常遗落在她刚刚清扫过的路面上。无奈之下,她算准垃圾车经过时间,并拦下垃圾车,要求他们对垃圾加护盖网。从此,外乡垃圾车经过该路段,遗撒垃圾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由于颜克琴对环卫工作极端负责,群众对她所辖路段的卫生状况非常满意,同时,也感化了她的丈夫。现在其丈夫不仅支持她的环卫工作,也加入了环卫工队伍,成了又一名“城市美容师”。

回想起第一次拿扫把扫路的感受,颜克琴说:“真有点不好意思见到熟人。”如今做久了,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受到帮助、关心、慰问,“还真有荣誉感哩!”

扫路16年,足迹踏遍县城

从不好意思到有荣誉感,在河城环卫站,象颜克琴这样的女工不胜枚举。她们以苦为荣,以累为乐,一年365天,冬迎寒霜,夏战烈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家园干净、美丽,她们默默地工作着……

环卫女工叶闹妹,工作16年,县城各条路道都留下她的足迹和汗水。

每天凌晨,当人们还在梦乡时,叶闹妹她们便已开始一天的工作。环卫工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在路上风里来雨里去,天天与又脏又臭的垃圾打交道。她告诉记者,以前孩子小,不懂事,她下班回家,闻到她身上有臭味,连饭都不和她一起吃。“我非常心酸。”叶润妹有点哽咽道。

小孩对妈妈不理解,叶闹妹可以理解、可以原谅,毕竟孩子还小,可社会上一些人对环卫工的冷嘲热讽和刁难,让她气愤至极。有一次,有个熟人劝她:“环卫工下贱,别干了。”她斥责道:“什么‘下贱’,如果没有环卫工收拾垃圾,可能垃圾要堆到你家门口去了。”

前年冬天,有一天凌晨4时许,叶闹妹在管辖路段清扫垃圾,清扫到一家宵夜摊档的门前时,看到有一张桌子坐着三四个客人在吃宵夜。叶闹妹先把该摊档面前的垃圾扫干净,只留下这张桌子下面的垃圾。她想等该路段清扫完毕,才倒回来处理。没想到她忙完返回原地时,夜摊老板正在收摊,并把桌下的垃圾全部扫到刚刚清理干净的路中央。叶闹妹心平气和地与老板解释。该老板气不打一处出,当面骂她是“臭疯”。 叶闹妹怒火中烧,与该老板争论起来。最后老板丢下狠话:“今后的卫生费,我不缴了。”叶闹妹含着眼泪处置好垃圾后,回到单位向领导反映。该站站长彭海标、副站长罗雪姜高度重视,立即上门耐心教育摊档老板,使该老板认识到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配合环卫工人的工作。

一年夏天,叶闹妹管理的路段有一处正建筑,泥土飞扬。有一天,她正清扫路面,一位老年妇女打开门对她吼道:“不要扫,你不扫还干净一点,你一来弄得家门口都是粉尘。”说着就把门关掉了。叶闹妹急忙将扫把挪到旁边,用长满茧的手一点一点地捡起垃圾……她用宽容赢得了尊重,并感动了那些心存偏见的人。 “只要群众满意,我们改变一下清扫的方法,尽量把地扫干净,大家还是支持我们的!”叶闹妹说。

当了16年环卫工,叶闹妹说,从月工资300元到现在1600元,加上老公打临工月收入1000来块,这就是全家的经济收入。在她家,有一个老人需要赡养,二个小孩读大学和高中,可她勤俭节约,专买市场最便宜的鱼菜,每天把生活费控制在25元左右,每月从牙缝中挤出700元供给读大学的女儿作生活费,日子过得清苦却也快乐。

去年8月,彭艳芳接过父亲的扫把,当上一名光荣的环卫工人。瞧,她清扫地多认真!(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朱崂著)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生态筑基 文脉铸魂 发展助民——记“全国文明
[汕尾资讯]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开展公益电商直播
[汕尾资讯] 从“绿叶”到“金叶”的蜕变之路——陆河全链
[汕尾资讯] 陆河县河口镇:多元发力讲好人大故事 履职声
[汕尾资讯] 陆河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
[汕尾资讯] “公益体彩 乐享银龄”徒步活动在陆河共光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