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6552|回复: 60

[论汕尾] 化解道德危机——不能仅靠“学雷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8 01: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6-6-8 09: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好文章!深道理!可惜不会为所谓的主流社会认同。
这些活雷锋,尤其是那位陈雷锋,实在够雷人!
发表于 2016-6-8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有道理
发表于 2016-6-8 09: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发表于 2016-6-8 09: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家之言,是允许的,也是合理。但道德的滋润是潜移默化的
发表于 2016-6-8 0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道德缺失现象和行为面前,必须站在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清社会快速发展的主潮流和社会转型的现实,分析道德危机存在的原因,并通过重构行为主体、形成主流价值观、约定契约文明等道德主体自律机制和外在机制,将道德文明架构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最终化解“道德危机”。
发表于 2016-6-8 09: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是一种必然,与现代化相伴而始的社会转型已是任何人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势,其中过度世俗化、商业化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在没有具备行为约束力的道德伦理精神和一个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与世俗化形成“必要的张力”的态势之前,人们的心灵、思想、情感很容易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不受控制,道德的“底线”或“底线伦理”便会不断受到冲击。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从“道德滑坡”到“道德危机”的尴尬。
发表于 2016-6-8 1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好 发表于 2016-6-8 09:00
好文章!深道理!可惜不会为所谓的主流社会认同。
这些活雷锋,尤其是那位陈雷锋,实在够雷人!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引导见义勇为、扶助弱者的社会风尚?如何唤起社会良知?如何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如何强化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等诸多关涉道德缺失的问题。
发表于 2016-6-8 1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化解道德危机——不能仅靠学雷锋”的作者谈“道德危机”
今天在市民网看到一篇文章《化解道德危机——不能仅靠学雷锋》,觉得说得不错。的确,在当前,我们的社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价值取向扭曲、道德理性缺失、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行为。汪洋副总理提过的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在18个见死不救的路人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强势的公众与弱势的救人阿婆之间进行着灵魂与人性的较量;武汉87岁的周婆婆平时出门都会随身带一份自己写的“免责声明”,她在声明中称,“本人在人行道上摔倒被人施救,施救者免责”,成为当地特有的一道“风景”,这是对人性道德沦陷的一种讽刺和所做出的无助举措。所以,我们社会叩问“道德危机”存在的原因,化解公民“道德危机”就成为全社会亟需解决的紧迫任务。
“道德危机”存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公德与私德的博弈。立足“公”与“私”对立根源,或许能找到道德危机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私”是生命所固有的组成部分,无法根绝。因而,“公”也就无法在人们的心中真正确立起来。而“私”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恶”的,由此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私”是客观存在的,但在观念上是不合理的;人们生活在“私”中,不停地谋“私”,却要时刻装模作样地“斗私”、“灭私”、否认谋“私”,结果导致公私的界限不明确甚至自相矛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处理涉及公共生活伦理的问题时,自然会出现公德与私德博弈的现象:一部分是与“私”没有任何关联的,在处理上遵循着所谓的“公”;另一部分是与“私”有关联的,在处理方式上是体现着“私”,常常会因给予少数“亲”者的特殊关照而伤害另一部分不相识的人们的正当利益。在用私德代替公德来处理公共生活的惯性思维中,在公德与私德处于日常生活与系统规范的博弈中,出现“道德危机”在所难免。究其症结,不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出手必须谨慎”等观念在作祟。将道德流失归结于世间常态,是公众约定俗成的一种扭曲的逻辑转化,甚至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相对于“私”而言,出现了人们更愿意装模作样的标榜“公”。于是,人与人之间在遇到重要困境时出现失去了与同类守望相助的本能的道德障碍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经济固有的世俗化、经济主体的趋利性和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现在多维度地存在;相对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使物质资源和政治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不到公正地配置;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德福相背现象,使道德成为了获取幸福的障碍、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等等一系列现实因素导致生活世界被侵蚀,日常生活的交往行为变成纯功利性的“物化”样式,即对金钱等物质利益的追求逐渐成为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在物欲的刺激下,人们以近乎疯狂的热情留恋财富,甚至为了利益而置良心、道德、法律等行政系统于不顾。人们都跳出经济和政治系统的场域来思考和讨论生活世界的种种,这就出现道德陷入一种系统和生活世界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人们在内心常常产生孤独无助、仿徨苦闷等道德感知,并在行为上表现出道德“虚伪”或道德的“双重人格”。
道德危机化解路径。首先,应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监督与调控力度,形成有利于个体道德社会化的人文氛围,对行为主体的道德价值给予肯定或否定,从心理和行为上对其形成无形而强劲的压力与约束;应加大政府部门对行为主体利害关系的改变和利益得失的调控力度,以维护道德权威,彻底铲除不正之风赖以生存的土壤;应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完善、各种利益关系的理顺,将对公民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公民内在的行为理解,以体现政府控制和建设道德秩序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其次,应重塑以人和生命为双重坐标的公正伦理理想的新人本主义理念,注重强调人是社会和人类的缔造者,体现人的个体化、个性化和人格化,引导行为主体尊重所有生命个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生存和共同生活。通过外化和内化的双重引导,使人们树立主体意识,明确主体责任,规范和约束主体行为,进而引导道德观念的确立和形成完善的道德体系。
第三,契约文明的约定。契约可以让道德制度化,让人们在契约文明约定的可实现的习惯中养成普遍的道德意识和观念。目前,单靠人们的自觉来树立道德意识,并处理关乎道德的社会问题是不现实的,至少我们国家还没有能够构建良好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因此尚需要通过契约文明建设来干预和保障道德文明的重建。这种干预道德的方式,既可以是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消极劝阻、禁止或者不鼓励,又可以是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积极引导或予以奖励,以体现民间社会要求契约干预道德的意愿,并满足民间对道德予以积极引导和消极惩戒的意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引导见义勇为、扶助弱者的社会风尚?如何唤起社会良知?如何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如何强化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等诸多关涉道德缺失的问题。
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是一种必然,与现代化相伴而始的社会转型已是任何人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势,其中过度世俗化、商业化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在没有具备行为约束力的道德伦理精神和一个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与世俗化形成“必要的张力”的态势之前,人们的心灵、思想、情感很容易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不受控制,道德的“底线”或“底线伦理”便会不断受到冲击。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从“道德滑坡”到“道德危机”的尴尬。在道德缺失现象和行为面前,必须站在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清社会快速发展的主潮流和社会转型的现实,分析道德危机存在的原因,并通过重构行为主体、形成主流价值观、约定契约文明等道德主体自律机制和外在机制,将道德文明架构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最终化解“道德危机”。
发表于 2016-6-8 13: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6-8 1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笔生花频造神,汕尾雷锋太雷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3:30:3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3:39:2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6-8 14:51:5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仁涵四海 于 2016-6-8 14:53 编辑

"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的观点与西周"出礼入刑"治国理念不谋而合,是有依据的。世界很多文明国家的法律也采用"出礼入刑"治国思想,如规定见伤不扶、见死不救者为违法,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于 2016-6-8 14: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585514052 发表于 2016-6-8 13:30
谢谢各位亲们的关注,如何化解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就靠大家的智慧了。许多留言都是有建议性的,挺好!

不错
发表于 2016-6-8 2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6-6-8 23:17 编辑

        拜读。好文章。
      
       "  道德沦丧特别严重,是整个民族的责任。民族的责任又落实到政治的责任。政治不清明,道德便因而沦丧。以致世人皆不服法,而服权势、钱财等等。走一条异样的途径,也即是将全民族领向灭亡之路。
      
       我个人认为雷锋那残酷无情的精神,已不符合现今国情及时代的要求。至少我不会为“汕尾处处有雷锋”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01:51:4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6-9 09: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好 发表于 2016-6-8 09:00
好文章!深道理!可惜不会为所谓的主流社会认同。
这些活雷锋,尤其是那位陈雷锋,实在够雷人!

谁是陈雷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