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01687|回复: 105

[论汕尾] 有必要建立一个“汕尾院士科技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9 1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静身正 于 2016-11-19 11:45 编辑

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汕尾院士科技馆”


    老实说:广东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落后,文化低沉,教育靠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长足发展,经济总量长期居于全国第一,但是在文化实力和科技实力方面,广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院士人数只处在全国的中下游位置。而令人称奇的是,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的汕尾地区,居然出了四个院士,而且四个院士都还活在当今中国。

    小小的汕尾市,穷穷的海陆丰,居然哺育出两个“核潜艇之父”( 彭士禄、黄旭华)、四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黄旭华、彭实戈、陈克复等院士)。真的是令其他地方羡慕神往,真的是叫人家称奇佩服、赞叹不已的,也真的是令广东人,尤其是汕尾人骄傲和自豪的。

    当前,汕尾正处于负重爬坡时期,物质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教育文化建设途艰任重,我们需要巨大的精神动力,鼓足干劲,全方面建设新汕尾。本土出身的院士们,如果我们利用得当,可以正当时地为我们汕尾人提供巨大的前进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力量。彭士禄那颗“裂变”着的心,象发着满功率运行的核动力堆那样燃烧着、沸腾着,黄旭华“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爱国、勇敢、自我牺牲和乐观主义精神,彭实戈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精神,陈克复的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精神,都是我们汕尾极其需要的精神财富。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汕尾大地上,建设一所“汕尾院士科技馆”,陈列我们尊敬的院士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让他们的精神闪烁在海陆大地上,让他们自强不息的气概永存在汕尾人民心目中,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学子心目中。而且,四位院士都还健在,可以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和人脉关系的作用,外引内联,推动汕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推动汕尾的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附录四个院士的简介:

院士6.png
彭士禄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海丰县海城镇桥东人,彭湃烈士之子)核动力专家, 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两次被捕入狱,被营救后送到澳门、香港。1940年送延安青年干部学院就学。1946年在宣化炼焦厂、石家庄炼焦厂任技术员。194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 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秦山二期核电站首任董事长。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八十年代初,彭士禄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成为了我国卓越的核动力专家,新中国核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如今,彭士禄虽然已年迈古稀,但他那颗“裂变”着的心,仍然象发着满功率运行的核动力堆那样燃烧着、沸腾着,在中国核工业发展的丰碑上,彭士禄永远是一个闪光的名字。

院士3.png
黄旭华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海丰田墘镇(现广东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街道),原籍广东省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参与中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获评“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300 米 深潜试验成功了!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正是因为在上述“09工程”中的重大贡献,黄旭华个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还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集体)。国家科技进步奖分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级,特等奖是对具有特殊贡献者的特殊奖赏,足见“ 09工程”在我国国防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


院士.png
彭实戈

       彭实戈(1947年12月8日-),广东海丰人, 巴黎九大、普鲁旺斯大学毕业,数学家、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院院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随机控制、金融数学和概率统计方面的研究,在随机控制理论研究领域,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他和法国数学家Pardoux教授一起开创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新方向,成为研究金融产品定价的重要工具。2011年获数学最高奖“华罗庚数学家”,中国共有20位数学家获此殊荣。


院士1.png
陈克复

        陈克复,男,1942年10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制浆造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士,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力学专业,1991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有必要建立一个“汕尾院士科技馆”
[文化天地] 捷胜古城今何在?
[文化天地] 悲悼诗友何芳女士/五坡居士
[文化天地] 诗三组/温朝霞
[文化天地] 本命蛇年有怀二首/江初
[热点资讯] 三台风扎堆 广东无影响

发表于 2016-11-19 1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这是一个文化建设的好契机
发表于 2016-11-19 12:47:0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说得好。但谁来主导呢?
发表于 2016-11-19 1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位院士都还健在,可以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和人脉关系的作用,外引内联,推动汕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推动汕尾的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发表于 2016-11-19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进落空 发表于 2016-11-19 15:33
四位院士都还健在,可以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和人脉关系的作用,外引内联,推动汕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嗯嗯,建议你将4位院士请到市委宣传部来上班,还可以将他们聘作市民网的精神顾问。
发表于 2016-11-19 16: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6-11-19 16:03
嗯嗯,建议你将4位院士请到市委宣传部来上班,还可以将他们聘作市民网的精神顾问。

没错。
发表于 2016-11-19 16: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进落空 发表于 2016-11-19 15:33
四位院士都还健在,可以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和人脉关系的作用,外引内联,推动汕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这个方法还可以
发表于 2016-11-19 16: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主意
发表于 2016-11-19 16: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两位的意见
发表于 2016-11-19 1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旭华“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爱国、勇敢、自我牺牲和乐观主义精神
发表于 2016-11-19 17: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称奇的是,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的汕尾地区,居然出了四个院士,而且四个院士都还活在当今中国。
发表于 2016-11-20 14: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发制人 发表于 2016-11-19 17:23
令人称奇的是,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的汕尾地区,居然出了四个院士,而且四个院士都还活在当今中国。{:5_142: ...

的确很不错
发表于 2016-11-20 15: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己从人 发表于 2016-11-19 17:09
黄旭华“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爱国、勇敢、自我牺牲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发表于 2016-11-20 1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的汕尾市,穷穷的海陆丰,居然哺育出两个“核潜艇之父”( 彭士禄、黄旭华)、四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黄旭华、彭实戈、陈克复等院士)。真厉害
发表于 2016-11-20 15: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身伏虎 发表于 2016-11-20 15:00
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对。学习院士,从我做起
发表于 2016-11-20 1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出钱?
发表于 2016-11-20 15: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是一个好主意,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许只能当做一种笑谈就好
发表于 2016-11-20 15: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位院士都还健在,可以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和人脉关系的作用,外引内联,推动汕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推动汕尾的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