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清宫:位于陆丰市甲子镇东方村(原鹿角头村) 的渡头山上,历史悠久,在海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
玉清宫前座为众妙门(山门),中座为玉皇殿,后座为三清殿(其中一层为“元辰殿”,供奉60位值年太岁);两侧分别是祖师堂、福神殿、道舍等,按道教传统规范的格式建造。结构严谨,古朴素雅,造型美观,重塑的神像端庄威严,是甲子、甲东和甲西“三甲”乡村道教信众主要的活动场所。占地面积3588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 平方米,另有山林果园地面积26740 平方米。
玉清宫,当地人习称“玉帝宫”、“玉帝公”。始建于宋代(约1200 年间),距今有800 年历史。清康熙九年(1670) 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 遭台风损坏,道光十九年(1839) 由道士廖道寿主持重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被强台风推倒,道众离弃,停止宗教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社会热心人士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的资助下开始修复。1992 年9 月24 日,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批准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恢复宗教活动。之后,经过艰辛努力,已修建成一定的规模,先后共投入资金达600 多万元。玉清宫将按长远规划的蓝图,继续完善“三清殿”等的配套项目建设。
传说,南宋景炎元年( 教1276) 十二月,宋帝及朝臣陆秀夫、张世杰等逃避元兵追杀,南下至惠来县览表村,渡瀛江到渡头山时,曾在玉清宫内食宿,翌日登甲子门。其时,跟随宋帝的宫侍玄女因病逝世,葬于渡头山,后人为建“玄女亭”一座,石柱镌刻对联有“玉清埋忠骨、千古留英名”,以志纪念。
玉清宫山门前,有老君石雕像,左侧有石灵龟,右侧有石赤蛇玄武屹立,面朝殿前,游人观后无不称大自然的奇异!
玉清宫坐北朝南,右缠鳌江,东临瀛江,面向甲子港,海天一色,登上高处远眺,一派天然景象,令人赞叹!
1999 年,规划为“玉清公园”,作为开发旅游观光的景区。
1999 年10 月27 日至11 月2 日,广东省道教协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 周年,在花都市圆玄道观(省道协会址) 隆重举行“万缘法会”,共设法坛11 个,其中玉清宫承设法坛一个,法会一连七昼夜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受到好评。
玉清宫道众在陈信泰道长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坚持爱国守法,坚持正常的宗教活动。自觉服从党政的领导,接受道教团体的指导。并根据政策要求和条例的规定,健全管理领导机构,充实管理成员,分工负责;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执行,实行民主管理。现负责人(住持) 陈信泰,常住道士、道姑10 人,道教信众500 多人。玉清宫道众发扬道教“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结合实际回报社会,支持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救济病困户、孤寡老人、支援灾区、支持乡村改造道路、环境卫生建设等,共捐款献物达10 余万元。受到党政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