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自信与进取,不妨长做汕尾人
去到外地,有人问起本人是哪里人的时候?总是自豪地回答:汕尾人!在汕尾,有人问起本人来自哪里的时候,回答是汕尾。户籍在汕尾,工作在汕尾,你不是汕尾人,还是哪里人呢?所以,我觉得:凡是在汕尾生活、工作、学习的人,都是汕尾人。
当今汕尾人,是广东著名的汕尾人,是对生活在汕尾地区的人群合称,主要包括:福佬人、白话人、客家人、疍民,外省人,以及少数民族畲人、瑶人。这些人群,我觉得都可以统称为新汕尾人。
既然大家都是新汕尾人,就要热爱汕尾,就要齐心协力建设新汕尾,使汕尾地区成为文明之地,和谐之家,幸福之乡,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富饶地区。正如有网友说:我们海陆丰人一定要团结!在家乡要团结!出门更要团结!海丰、陆丰、陆河、城区、红海湾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我们不要给外地人看不起!我们都是亲兄弟姐妹,无论哪个兄弟姐妹发展得好,都会带动另外的兄弟姐妹一起发展!一人先富带动全家致富,一家致富,带动全村致富,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汕尾人有一种自卑的心里,认为自己没有发展起来,总是比不上人家。既不敢和珠三角相比,也不敢和潮汕地区粘亲带故,甚至画地为牢起来。为什么汕尾发展不起来呢?有人归纳了几个原因: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汕尾与潮汕和珠三角等地的交通不畅,导致汕尾的出海优势难以发挥、港口难以发展起来。交通因素制约了汕尾的发展。缺乏归属感的文化:讲述由于行政归属频繁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汕尾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同时也由于归属感、认同感的缺乏,阻碍汕尾经济发展。投资环境让人却步:在外挣到钱的汕尾人不愿回家投资,同时由于外界评价不好,外乡人不敢来汕尾投资,以至汕尾吸纳外来资本一直不力。人才外流严重:导致汕尾人才空心化、低质化,人才的缺乏这也是汕尾发展的瓶颈。汕尾城区发展不乐观,以至难以辐射其他地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汕尾中心市区规模小,实力弱,核心地位不突出,难以起到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导致凝聚力弱,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不大。昔日“以港立市”的汕尾城区发展不起来,也就更难以辐射到其他地方,拉动其他县区的发展。
由此而引发一些人的疑虑和争论:“要么要求海丰独自建市;要么要求撤销汕尾地级市;要么要求海丰省直管;要么说汕尾剥削海丰等等。”
现实已经是这样了,我们没有必要分清楚你是海丰人,我是陆丰人,他是陆河人。既然大家有缘汇聚在一起,既然中央和省让汕尾成为我们海陆丰地区的首善之区,我们就要向汕尾看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一个“听将令”的人。尤其在当下,每一个汕尾人都是汕尾这条船的成员,应该同舟共济,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致力于发展汕尾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让汕尾赶上全省发展水平。
汕尾地区的未来是非常好的,因为汕尾是深圳的邻居,现在深圳已经和汕尾携手起来,共同发展,汕尾没理由不大发展的。正如市委书记石奇珠指出,当前汕尾发展正面临着最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正处在艰难起步、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一定要奋起直追,建好产业,抓好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要全力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水平,配合好产业项目进驻;要立足于大招商、招大商、招实商;要维护好稳定,彻底解决禁毒摘帽问题;要打造好环境,做好“创文”和“创卫”工作,用心营造良好政务环境;要保障好民生,积极谋划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借助外力办医疗;要打造好队伍,顾全大局,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作为,奋起直追;戒骄戒躁,砥砺前行;精益求精,用心做事;全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锐意进取,奋力推动汕尾各项事业上新水平。 团结、自信、积极进取应该成为新汕尾人的三大“法宝”。有了这三大法宝,汕尾何愁不发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