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在验枪,准备执行任务。
□汕尾日报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石 悫 窗外的野菊花在暴雨后依然灿烂绽放。它们经历了风雨苦寒后方显芬芳。人也如此,尤其是那些在艰难险阻面前历经九死一生的人,更显英雄本色。 —— 采访题记 “6·26”禁毒日,记者采访了陆河县公安局缉毒民警陆工俊(化名),听他讲与毒贩、吸毒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讲述过程中,惊险镜头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缉毒民警们的刀尖生活令人起敬。面对职业使命,职责所在,他们临危不惧,从未退却。 陆工俊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公安部门,先在基层派出所干了近10年,后上调县公安局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警龄,7000多天里他几乎每天都与违法犯罪分子打交道。作为训练有素的警校生,他凭着一股犟劲和热忱,每次抓捕行动都冲在前头,就像战场上的壮士一样把生命置之度外。 刚穿上警服不久,在一次追捕行动中,陆工俊用警车追逃骑摩托车的吸毒人员。当进入一个小巷子后,有吸毒人员弃车而逃,他下车紧追不舍,被吸毒人员设置的障碍物绊倒后掉落到一口废弃旧厕,弄得下半身都是屎。为了让吸毒人员尽快落网,他叫民警开警车佯装先撤,自己留下来开着吸毒人员丢弃的摩托车与吸毒人员周旋。他从后视镜看到有摩托车朝他直冲而来,且摩托车上的人持刀砍来……说时迟,那时快,他立马掏出手枪,举枪示警,震慑了他们。“你有手枪,我们有炸药包!”穷凶极恶的吸毒人员以为就他一人,留下此话后,欲再次逃跑,不料被增援的民警包围。此时,他冲上去一个飞腿,把慌不择路的3名吸毒人员踢下车,并将其摁倒抓获。搜查中,发现其中一人身上系有土炸药包。 在审讯中,3名吸毒人员供述,在吸了冰毒后非常亢奋地想杀人,如果不是见到警察手里有枪,早就动手砍下其人头。 险情险境无处不在。在参加一次围捕行动中,陆工俊险些“中毒”。 陆工俊在接到有吸毒人员在一间旧屋组织吸毒的线报时,虽然情报不是很详细,但警情就是命令。事不宜迟,他带领两名民警向目标位置包抄过去。这时,他发现有一名可疑人员在放哨,立马将其控制。经盘查,可疑人员交代称自己并非“白粉仔”,是负责帮几个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白粉仔”看风的。 在一时难以辨别真假的情况下,陆工俊按这名可疑人员所指位置,带领民警爬过墙头,拐入弯狭巷,到达目标位置。经现场侦察确定情报无误后,他首当其冲,一脚踢开大门,一看,几个青年人在打针(吸毒),见到警察冲进屋便惊慌失措起来。将现场控制好后,他对吸毒人员进行搜身,当在搜查其中一名吸毒人员的裤袋子时,差点被针头扎到手。经审问,这名疑似艾滋病吸毒者用针孔注射毒品后,看到警察冲进来立即把未注射完毒品的针头藏在裤袋。搜出针头后,他心有余悸。“幸好双手没被扎中,还是命大啊!” “与涉毒人员打交道,危险不可预测。”陆工俊说。那年上山围捕毒犯,他冲到山腰一处平房,看到周围长满灌木,而房门紧锁。根据研判屋里应该有人,但就是敲不开。考虑到恋战下去对抓捕行动不利,他利用周围的物体爬上屋顶,再从屋顶顺楼梯往下滑,大约折腾了10多分钟,终于进入房屋内,却搜不到人。早已洞悉毒犯心理的他,马上让部分警力到屋外加强警戒,以防不测。这时增援的民警也迅速赶到现场。他和其他现场民警再次入屋搜捕,终于从一间低矮破瓦房中揪出毒犯。 在审讯时,听完这名毒犯的供述后,陆工俊为自己当时的境遇捏了一把汗,感慨道:“禁毒民警的生与死,只在一瞬间!”原来,他第一次入屋时,狡猾的毒犯从后窗悄悄溜出,暗藏于附近草丛中,手上的枪已经上膛,并已对着几米远的自己。该名毒犯正准备扣动板机时,看到有好多民警赶来增援,才不得不罢手。 记得有一次在捣毁一个制K粉窝点时,陆工俊冲进屋内,看到满地摆着白茫茫的东西,以为是洗衣粉。正展开搜查时,忽然“轰” 的一声巨响,制毒分子用打火机点燃了K粉,刺眼的烟雾弥漫着整个房屋,制毒分子趁乱逃跑。他和其他现场民警冒着生命危险将火扑灭,保护了现场证据,为之后抓捕该名逃逸制毒分子提供了证据保障。更让他自豪的是,几年前,他带领一个专业打击毒品小组,两个月破9宗涉毒案,抓获吸毒人员70多名,可谓创下了记录。 谈及家事,这名战斗在禁毒一线的七尺男儿顿时眼眶湿润。从警以来,家人都没少为他的安全担心。他总是安慰家人说,放心!没事!让他感动和欣慰的是,家人对他所从事的职业,从原来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的全力支持,致使这名禁毒警察有了更大的干劲儿。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随着周边地区持续保持禁毒高压严打态势,犯罪空间一经挤压,铤而走险的涉毒分子很可能转移到陆河山区。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为了保护好陆河这块净土,陆工俊和他的同事们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