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施育玲 通讯员 蔡伟钳 华润海丰电厂自2012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不断探索,积极培育“匠造”意识,树立“匠德”之风,提高“匠艺”水平,弘扬工匠精神,致力成为“华润质造”的品牌标杆。在建设和生产运营过程中,该电厂技术支持部紧扣华润集团和华润电力控股的战略部署,探索设备管理的工匠之路,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用“匠心”去锻造华润电力的长青基业。 培育“匠造”意识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华润海丰电厂技术支持部一直秉承着华润“创新发展”的卓越理念,力争将华润海丰电厂打造成为行业标杆。在工程建设初期,技术支持部将设计单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电力建设思路和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发展方针相结合,落实“系统控制成本”理念,实现众多设计优化项目,其中国际首创2项、国内首创11项、国内同类机组最优水平13项、创新和突破11项,各项指标在火电建设及运营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水平。 在工程建设中,技术支持部创新性地采用低温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高效脱硫技术及脱硝方案,使1、2号机组配套建设的脱硫、脱硝、除尘环保设施按“三同时”要求全部随机组投运,环保指标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为实现广东省首家超净排放百万机组电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华润电力乃至全国火电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支撑。 在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技术支持部团队也让华润海丰电厂再次屹立于行业前沿,《非金属膨胀节在线堵漏装置》、《便携式气动插板门检测仪》、《热电偶专用集热块》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部分创新项目已进入专利申请流程并已受理。这些专利的获取既是对技术支持部团队专业水平的肯定,也是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全面升华。 树立“匠德”之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设备检维修,华润海丰电厂技术支持部团队都能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坚守岗位、共同奋斗,严控安全质量进度关,出色地完成各项设备检修工作,确保了机组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 今年春节机组双停检修期间,技术支持部团队60人共承担500余项检修项目,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难题,团队成员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华润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发现了风机叶片、锅炉四管泄漏等重大设备故障,为电厂正常生产以及广东电网的稳定担负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这些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技术支持部团队始终扎在生产一线,维护设备稳定,用平凡的坚守、辛勤的汗水完美地诠释了“匠德”之风,对于华润海丰电厂而言,他们是全厂设备的“诊疗师”,也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工匠们,用“匠德”点亮了万家灯火、呵护着企业根基。 提高“匠艺”水平 在获得诸多荣誉后,技术支持部团队仍恪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匠艺”水平。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技术支持部团队不断创新与探索,通过节能技改与系统优化等手段,深挖机组潜力,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处于广东省1000兆瓦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使华润海丰电厂成为广东省最具竞争力的火力发电企业。 面对创新潮流的袭来,华润海丰电厂技术支持部团队提出了“新工匠精神”,并戮力践行。该电厂从建设初期就同步进行了APS(发电机组自动启动和停运控制系统)技术的规划与设计。为此,电厂总经理王峰倡导将APS技术与火电机组“大运行”模式相结合,提出了具有华润海丰电厂特色的APS自启停建设目标并成功实现了机组的“一键启停”,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重大突破,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经验缺乏、从零开始的前提下,技术支持部电气、热控、信息等专业组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发挥华润协同奉献的精神,攻坚克难、共同奋战,用三载汗水换来胜利的曙光。至此,华润海丰项目成为华润电力内第一家实现APS功能的电厂,也是APS系统在电力行业第一个实现3.0版本的电厂,不仅为华润电力智能电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让华润电力自动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安全就是生命、健康就是福祉、环保就是价值。为实现“NOSA三星”目标(NOSA,即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在公司副总经理陈华的牵头带领下,技术支持部团队主动承担NOSA建设的主要职责,各专业人员以身作则,积极配合NOSA推进、管理、落实、整改、评星等各项工作,有效落实NOSA元素管理各项要求,同时将外委队伍纳入其中,实现外委单位一体化管理,并且主动承担高处作业元素、起重元素、脚手架元素、受限空间元素、挖掘作业元素的定期专项培训工作,培训人员覆盖公司各部门、各外委单位,有效促进了各个元素落地生根。 技术支持部还通过部门微信平台,形成“一集四专”管理模式,集中汇报、专人跟踪、专人监护、专人巡查、专人蹲点,部门年度未发生一起轻伤及以上伤亡事故,为公司NOSA三星评审通过奉献自己的力量。 开拓工匠之路 面对火电行业成长的“烦恼”、发展的瓶颈和转型的压力,以及响应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华润海丰电厂积极推进3.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厂区已有的建筑物屋顶、高边坡、挡浪墙等附属设施进行建设。在施工难度大、工期短、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公司副总经理刘英伦牵头组织技术支持部各专业组发扬百折不挠的工匠精神,积极推行外包队伍一体化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狠抓工程质量,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工程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工艺、光伏整套试运综合质量均达同期、同类型工程建设领先水平。项目预计年发电量44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23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99吨、烟尘排放约1.55吨,对当地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今年3月1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技术支持部各专业组的共同努力下,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至6月12日光伏组件全部并网发电,工程历时仅92天,成为华润电力在粤首个分布式光伏项目。 技术支持部负责人表示,技术支持部的工匠之路仍将继续开拓,团队将用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精益求精的人生追求,对工匠精神进行完美的诠释。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华润海丰电厂获得了诸多荣誉。至目前,该电厂全过程优化和技术创新38项,获国家级或省部(行业)级科技进步奖7项、工法2项、QC成果8项、专利25项。其中,工程岩土类“华润电力海丰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与实验”荣获201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勘测一等奖,火电工程类“华润海丰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荣获201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