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0093|回复: 1

[陆河] 陆河县“六个强化”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见成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9 15: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假如有时光机 于 2017-11-29 15:14 编辑

目前,陆河县有食品生产企业7家,流通企业1000多家,零售农贸市场8家,餐饮服务企业约400家。自2017年陆河县被列入全省首批11个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之一以来,陆河县结合全市“创文”、“创卫”工作,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强化督导、整治规范、探索创新、典型带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建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思想认识。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是综合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推进民生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围绕着“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原则,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立足陆河实际,紧抓不放,高位推动。

    二、强化组织保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及时成立以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县长主抓、分管副县长具体抓,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县直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与相关单位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把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考核范围,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措施时限和考评要求。在经费投入方面,县财政克服困难,举全县之力,第一期投入经费3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农贸市场改造工作。目前,全县11个零售农贸市场已经全面完成改造工作,店容店貌和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三防”设施设置基本落实,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持证经营率、从业人员体检率大幅上升。

    三、强化全程监管。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全面加强“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全程监。一是加强种植养殖环节监管。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品(饲料、农药和化肥)的市场监管力度,从农产品安全的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硝酸铵)等禁用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抓好种养植基地标准化建设。全县建成省级无害化生产基地1个,通过农业部认证无公害产品1个,全县水产养殖面积940公顷,产量3490吨,畜禽肉产量20000多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主要对全县蔬菜销售市场进行蔬菜农药残留量抽样检测,今年至10月初抽取蔬菜速测样品1805个,合格率100%。二是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强化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检查。抽检的食品样品、原粮样品合格率100%;抓饮用水监管,加强对桶装水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全县群众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积极推进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工作,加大对全县34家小作坊巡查和监督抽查力度。目前34家小作坊17家登记发证,其余17家已经停产或转产。三是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加强食品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切实规范证照核发行为,深入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保健食品打“四非”、酒类市场等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督促食杂店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经营承诺制度、食品进货把关、销售和退市等自律机制,督促食品经营者依法查验核实食品生产者提供的证照和食品质量检测的批次报告或证明文件。四是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以餐饮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结合“创文”、“创卫”工作,开展餐饮服务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文明餐桌、“明厨亮灶”工程等工作。今年以来,全县新受理餐饮许可申请600多家,较2016年增加近2倍,大幅度提升食品经营持证率,食品安全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率96.9%,其中A级6家、B级228家,较去年有明显提升,实施明厨亮灶工程105家,餐饮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五是加快推进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在全县扩大活禽经营限制区,由原来县城1个扩大至全县8个。

    四、强化机制建设。一是探索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食品安全重大责任事故“一票否决”。二是健全基层联动机制。各乡镇明确食品安全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各责任单位通过定期会商、联合巡查、情况通报等合作机制,掌握了解食品安全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五、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完善县食安委队伍建设。根据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县食安委成员单位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二是完善基层监管网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制度,每个乡镇配备1 名专职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全县127个行政村均设置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全面履行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全力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化监管体系。同时县政府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计划从2018年起,对每个行政村(居)委增加经费2万元,其中专门就食品安全补贴进行列项支出,解决食品安全协管员经费补贴问题。

    六、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对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宣传报道。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知识“进乡镇、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坚持重心下移,将食品安全宣传重点放在乡镇和村,借助“创文”、“创卫”工作,深入基层,以横幅、标语、宣传栏、宣讲、实物辨别、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为餐饮单位配置灭蚊器、公示栏、餐饮提示牌等资料,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支持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开展公益电商直播
[汕尾资讯] 从“绿叶”到“金叶”的蜕变之路——陆河全链
[汕尾资讯] 陆河县河口镇:多元发力讲好人大故事 履职声
[汕尾资讯] 陆河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
[汕尾资讯] “公益体彩 乐享银龄”徒步活动在陆河共光村
[汕尾资讯] 陆河交警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

发表于 2017-11-29 16: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