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民办高中有何办学优势?
文/唐风宋月
汕尾民办高中的崛起,汕尾公办高中的普遍低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科升学率,本地区的高考“状元”的产出,海丰的仁荣中学,陆丰的玉燕中学,显然比同地区的公办、民办高中高一些,甚至高很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葩”出现?愚以为有三大原因:人才优势,决策优势,执行力优势。
一,人才优势
领导层,执行层,学生层面,都有其优势。
众所周知,汕尾学校从小学以至高中,领导“行政化”很严重,而且,人数不少,领导层与在职教师比例约为1:10。也就是说,一所学校10个教师(含行政人员),就有1个行政人员。而且人浮于事,尸位素食,不在少数。
民办高中领导层人数少的多,比例少了很多。
人多,不一定好办事。占着茅坑不拉屎,有其职位,不谋其政的“领导”多了,正能量得不到发扬,负能量在消耗教师的积极性。
民办高中的“校长”“副校长”是聘请的,不实干,就换。公办学校的领导,多少是择能而任之,几个是“专家型”“实干型”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此不便也不想赘述。
同样道理,教师的选择聘用,素质生源的选择,民办学校都有比公立学校有很多优势。
比如,海丰仁荣中学有自己的初中部,其高中的办学可以“六年”一贯制,教育教学理念,六年而贯彻之,比较只是高中的“抓三年”规划,要有扎实的基础,对学生的“收心”“换脑”,不必到高中一年级才进行。
二,决策优势
公办高中的校长之上是教育局。
民办高中的校长之上是董事长。
这个差别,决定民办高中的决策优势。
董事长只需要关注一所学校,教育局则要平衡诸多学校。
董事长必须为“自己的”学校生存、发展负全责,做全面规划。
三,执行力优势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业务副校长是业务的发动机。
但是,如果“灵魂”出了问题,如果“发动机”少发动甚至不发动,一所学校,能办成啥样子?能培养多少本科生?能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什么层面?
关键是执行力!
民办高中的校长,副校长,是不可能占着位置不干实事的。
中层干部,教师队伍,必须是实干的。
比如汕尾2017年下半年才实行的“坐班制”,海丰仁荣中学等民办高中,一直以来都在执行。教育理念六年一贯制,仁荣中学一直以来都在执行。
执行力,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
执行力的优势,是汕尾诸如仁荣中学,玉燕中学办学成绩显著的关键所在。
民办高中成功之处,很值得汕尾教育去借鉴。
值得探求的还有很多。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望汕尾教育更积极的“归因”,让汕尾教育真正凝聚正能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8:1:8 07:03
广东海丰竹林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