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餐厅买早餐,点餐台边突然来了一个男人,冲着工作人员用海丰话说了一句:“地茶有拖例?”这五个字中的“地茶有”是海丰音,“拖例”是普通话。
“地茶有拖例?”这几个字我用海丰话来解读大概知道“地茶”就是正式文字的“哪里”的意思,“地茶”是海丰话读音。然而“拖例”是什么呢?海丰话里没有这个音呀。突然,我想起有个英文单词的读音跟“拖例”相近,我怀疑的这个英文单词的中文意思是“厕所”、“洗手间”,英文拼写:toilet。难道真是这样子?如果是,“地茶有拖例?”就应该翻译成“哪里有厕所”了。这时一个工作人员也跟我差不多理解,在这位仁兄重复“地茶有拖例?”几回之后,问仁兄是不是在问厕所所在地?得到的回复正是如此。
突然间,周围响起了一阵笑声,我也在其中。其实我真不想再吃早餐了,因为我听到“地茶有拖例?”已经饱了。要么说海丰话,要么说英文,要么说国语。在海丰话中参杂进一个英文单词,这算什么呢?在告诉人们这个人很有文化?会英文?新潮?我想只能是恶心吧!我们不是想说中国人不能说英文,我只想说我们中国人说英文要看场合,这里没有外国人,中国人对着中国人,来几句英文,总能给人一种白痴兼滑稽的感觉,更何况是中文中参杂英文单词,一种假洋人的味道噗呲而来,闻上去笑料十足,实际上无比幼稚。
在我们海丰,用海丰话交流就OK了,要么就用国语交流,OK?用英文交流也可以,但最好是染个外国人金黄色头发的,假扮一下外国佬吧。在这几中语言中混搭,不是什么好听的事,但愿不要再被人笑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