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01|回复: 0

[国内] 山西七旬老人耗时八年手抄四大名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7 16: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晋城3月17日 题:山西七旬老人耗时八年手抄四大名著


  楷体小字367万个,手抄书152本,手工装帧后按顺序整齐放在箱子里,箱子堆起来,占了张喜才卧室的四分之一。这些被他视为“镇宅之宝”的《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名著手抄本,是其耗时八年完成的作品。
  在印刷业发达的今天,张喜才此举让他成了名人,但这并非他的初衷,“决定抄写,只是觉得智能化时代,书法、四大名著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远离我们”。

  年过七旬的张喜才是山西省高平市丝织印染厂的退休职工,不喜吸烟、不好喝酒,平时喜欢写写字,唱唱曲儿,练练太极剑,文艺范儿十足。张喜才告诉记者,因家境贫困,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但自小受长辈影响,酷爱写字,尤其喜爱毛笔字,一有时间就临摹名家书法,细细揣摩,慢慢钻研,无师自通。

  一开始他只是随手抄抄《道德经》《千字文》等传统文化素材,有时也写地书(用水在地上写字),以地为纸,以水为墨,笔走龙蛇,挥洒自如。直到2011年,张喜才意识到,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身边人很少再用笔写字,用毛笔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有几次跟随文化团去德国、日本、美国等地考察,发现国外练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张喜才回来后,决定手抄四大名著。

  买纸、裁剪、打格、书写,每一步他都亲自完成。提笔蘸墨,一天抄写十几页,抄完一本后手工装帧,就连封皮也是张喜才用废旧档案袋裁剪、涂色制作的。其过程艰辛超过张喜才的预期:装帧打孔工具由锥子改为电钻,毛笔用坏了100多支,抄写甚至一度因病中断。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张喜才常用书桌上压着的座右铭鼓励自己。身边书法爱好者见他如此,也想效仿,但大多半途而废。“既是写字,又是写毅力”,张喜才认为,这些摞起来有3米多高的手抄本,便是其毅力的体现。

  2018年4月23日,抄完四大名著后,张喜才接着抄写了《道德经》《千字文》等,他还将写好的《曾国藩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贴在空白卷轴上,全部展开长达25米。

  张喜才的作品常被拿到当地学校展览,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胸中有丘壑,字里藏深意,张喜才说,书法是瞬间的艺术,却是一生的功夫,他希望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可以影响年轻一代,去触碰笔墨纸砚,寻根传统文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时隔10年 温网男单决赛再次以长盘决胜
[热点资讯] 十年执法变违法 一朝巡察露马脚
[热点资讯] 广州出台防止领导干部利益冲突若干规定
[热点资讯] 集团窝案“腐败共赢” 一群蛀虫掏空安徽百亿
[热点资讯] 上海“小五班” 屡禁屡办为哪般
[热点资讯] 学校建宿舍遇25吨假水泥:一捏就碎 学生只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