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我的儿子的班里出现了一个女同学考试过程中两支铅笔都断了,没有铅笔刀所以只得跟老师汇报。老师叫她去找同学们借,但是同学们都不愿意借铅笔给她用,所以她那次考试几乎都没写什么答案了。
这件事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同学之间的友情被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冷漠了。我心里十分不爽,问我儿子,有没有同学在考试的时候跟你借铅笔?他说那个同学离他比较远,考试过程中并没任何人跟他借东西。我说,说有人要跟你借东西,在确保不会影响你自己的情况下应当借给人家,因为同学之间的友情是无价的。然而儿子的回答让我无言以对,他说那个考试借铅笔而没有人愿意借给她的小女孩平时跟同学之间相处得不是很融洽。从一个小孩子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也是从一个天真活泼而且应当不存在埋怨、憎恨的年纪的人嘴里说出这样的话,那个小女孩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对于任何一个看故事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吧。
是怎么样的思想境界以及家庭教育把一个女孩培养成众人皆不愿与之交往的角色呢?我不是当事人家庭成员所以我不能尽知。然我的家庭里,我不想孩子在外面成为那个被孤立的人,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没人愿意伸出一只手来,那是多么可怕的遭遇呀。如今只是借铅笔被众人拒绝,以后借其他东西呢?在困难的时候需要别人帮助呢?从别人的见死不救的表情上我们能看出家庭教育的失败吗?因为正是家庭教育把一个人包裹了后,家庭才让这个人出来与社会的人交往,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生态,而各自不同的家庭教育下的子女放在了一起,他们所发生的故事以及犹如原子分子发生的“化学反应”最终产生什么结果,就一目了然了。一个家庭的教育成功还是失败,子女的表现就是有力证明。
同学之间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肯伸出一只手帮助同学是错误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在这一方面是缺失的,然而有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足够能力,那就是情有可原的了。同学之间到了见死不救的地步那个站在风口的小女孩以及她的家庭就该好好反思教育问题了,不要一味的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
其实我很担心这样的问题,我们会老,这个世界迟早是他们的,我们不把子女教育好,这关系到将来社会的道德问题,所以我们应当从细节上找出问题并消除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