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1630|回复: 4

[议政] 衙门化的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15:24:2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办公室人员把学校一个批示发给我:《广东好网民故事》由某某某老师负责。

       昨天,收到一条信息:根据上级的文件要求,今天下午大扫除。

       今天,收到一条信息:还没取回教案本的老师,今天下午放学前取回,否到当无主处理!

       我一下子就回应发帖人:服务一下嘛,教研室就是服务老师的,最忙的老师没空去拿回教案本,就派人把教案本分发到各个年级具体老师的桌面上!

        本来,学校不是衙门,是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地方。但现在学校像衙门一样。什么事情都要批示、要求,哪怕是剩下几本没有老师领回去的教案本,也要发个通牒告示,以显示权威。

       有学生告诉我,现在学校的团委学生会,里头的事儿特多,风气越来越坏,就像一个坏透了的小官场。我告诉他,这样的状况,由来如此。要想洁身自好,最好还是别沾这些组织的边儿。他说,那我入团、入党怎么办?

        眼下是个道理和实际严重脱节的时代,凡事,道理上应该是的样子,在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甚至相反。在道理上,学生会是纯粹的学生自治组织,虽然学校里存在专门负责管理学生会工作的干部,学生会里也有主席、部长的名目,但是学生会不是机关,里面的人不是干部,没有权力管谁,仅仅是个为学生服务的自治团体而已。

       但是,在现实中的学生会,有一个算一个,都办成了准机关,准衙门,进入学生会机构,不仅他们自己,连同学,甚至学生家长也认为他们已经当了干部——学生会干部,每个干部,都管着很多人,有很多权力,许多学生会干部说话一张嘴,就是我手下多少人云云,跟学生会相关的团委系统,也如此。

       在事实上,学校特别是大学的团学干部,的确有许多权力,不仅有可供支配的资源,而且还受到学校的种种优待,比如保送研究生,团学干部,符合条件的,排名必然靠前,不符合保送条件,那怕成绩很差,也可以走干部保研的路,而且一走就通,专业不满意还可以调换。

        不仅如此,凡是在学生会干过的人,跟相关的老师走得近,入党方便,毕业的时候,简历上就显得很光彩,进入国家机关和国营大企业,就容易。事实上,很多有从政野心的学生,一入学,就扎到团学口,说是可以早早经受锻炼,学会做官的谋略。

       更令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感到诧异的是,团学体系,虽然只是一个准机关,准衙门,但是已经有了机关衙门里所有的毛病,所有的争权夺利,所有的尔虞我诈,甚至权钱交易,没事听过团学“机关”的学生讲里面的权力斗争,让人毛骨悚然。无法想像,这些小小年纪的孩子,居然为了争一点点蝇头小利,而使出全套的厚黑学和三十六计,而且权术操练的主导者,既有那些成年的专职团学干部,也有那些看起来乳臭未干的毛孩子。

        我上课讲袁世凯选总统的故事,居然和现实非常巧合。一个学生会的干部告诉我,他们在选举学生会主席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选出专职干部心目中的人选,结果不许离场,从早上选到深夜,直到把“理想”人物选出来,才能被放出来回去睡觉,专职团学干部之所以能这样做“公民团”之状,给某个学生卖力,则是因为这个人背后强力运作的结果。的确,做官的谋略,很多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就已经学会了。

       进学生会“机关”有如许多的好处,当然可以对要进来的人,收一点好处费,尤其是当学生会的经费出现紧张的时候。实际上,即便是收费,还一样有人会趋之如鹜,早一点过上当官做干部的瘾,为日后的前程,打下基础。

       学生会的衙门化,根子在学校的衙门化,只要学校不像学府,像衙门,我们的学生自治组织,也就没有什么自治,只有官治,前赴后继地养成一代又一代除了权术别的百无一能的小官僚。

       管理,大到国家,小到学校,通常是两种思路:一是法家思维,以事为先,重赏重罚;一是儒家思维,以人为先,仁爱宽恕。法家管理久了,心态容易变坏,易生内乱;儒家管理久了,会滋生惰性,组织容易衰败。因此,真实的组织管理通常是两者结合,外儒内法或者外法内儒,达成一定的平衡。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是法家,自下而上的生长涌现是道家。《道德经》第17章有一段话应该成为我们学校管理所追求的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从数学奥赛看汕尾基础教育的崛起
[三唯论点] 端午汕尾“警”色,熠熠生辉
[三唯论点] 汕尾道路再升级,出行更便捷
[三唯论点] 端午访海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蝶变
[三唯论点] 地摊道德绑架社会吗
[三唯论点]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发表于 2019-11-6 19:13:1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看得透也说得透,好文!积重难返之恶习,见惯不怪就好……
发表于 2019-11-6 1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学校行政习惯于高高在上,属于坐稳奴隶时代的人
发表于 2019-11-6 23: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场风气渗透学校,是教育的悲哀。
发表于 2019-11-7 11: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9-11-6 23:41
官场风气渗透学校,是教育的悲哀。

到处都是衙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