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5-6 11:11 编辑
读了明朝科举制度的历史后,历史老师要求我们做一道作业:阅读《儒林外史》,写一篇读后感。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成名之作。全书主要讲了对科举制度的严厉批判。作者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扭曲、腐蚀文人灵魂的罪恶,并用许多事例来证明了这一观点。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写王冕的那一章。主要写了:王冕是个穷人家庭出身的孩子,还是个孤儿,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穷得无法生活下去,王冕就到隔壁秦家去放牛,得到一点点微薄的收入。他居然用这点收入买书。每一次去放牛,他还带了几本书,一边干活,一边自学。有一次,一阵大雨过后,湖中的荷花甚是好看,于是他开始画荷花。没有进学校拜师,只好自己自学,当然,一开始画得并不好,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越画越好,居然还能卖画为生,奉养母亲。
王冕坚持不懈使我大受启发,虽然贫穷限制想象力,但如果能够不断奋斗,贫穷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贫穷可以磨练意志,更能培养一个人的恒心。我想到了上学期所学的一篇课文,名叫《滴水穿石的启示》,讲了水滴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滴穿了石头。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即使它在别人眼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要努力做好它。
《儒林外史》是一部激励人上进和批判科举制度的好书,它能让人看到书中现实生活中的邪恶,深刻批判了与科举制度互为表里的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它是一部章回体的白话小说,使人看到地当官者的心灵险恶,以及了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命运。(七班彭敬展1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