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9154|回复: 1

[论汕尾] 把明城公园打造成为文化汕尾的标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4 1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山 于 2020-6-24 10:54 编辑

坎下城位于广东汕尾城区内,属香洲街道管辖区。它是中国两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城池之一,也是广东省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处明代古城池。坎下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原高5.6米,残高3米,为双层夹墙,灰沙夯筑,周长1157米,设垛口391个,分建东、西、南、北四门,配防炮78位。

汕尾20.png

明嘉靖四十年(1561),陈聪建坎下寨。明崇祯九年(1636),时任礼科都给事、邑人叶高标向崇祯帝奏准建城坎下。十年(1637年)城成。坎下寨始建之时,一面倚山,三面环水。北门是山。东、西、南门临海。西门(今西门妈祖庙处)是水门,只有船只可以出入,一如《水浒》梁山水寨,码头在城内。水寨有水师,水师有水舶,可通捷胜、碣石。时至今日,西门仍留有一个“西门池”,面积虽不大,乃是历史的有力见证。坎下城按照明代“所城”建筑配置,原有文衙、武衙、旗薹库、火药库、兵营、盐场使司、內校场,又有文庙、武庙、民居、书院,巷道井然。进退方便。

汕尾21.png


至今400多年历史的坎下城,历经兵患、自然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旧貌依然,遗址丰富。城内的城隍庙、武帝庙、孔子庙等历史建筑;并现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存,有古城门、城墙、石马、石狮、石鼓、石门匾、石刻、古井等大批文物,造型艺术独特,雕工精密,体现了汕尾人民的艺术成就。

汕尾16.png

坎下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建寨时东南西门临水,北门依山。东门(永安门)保存较完好。南门(鸿海门)是主门,通行率最高,目前是进入城内的主要通道,可惜原貌已不复存。西门为水门,船舶可进出城内,码头止于何年不详,城门现仍在,门外即为西门村,现已融入市区。北门(拱极门)地势最高,视角较好,可以观察城内外概貌,平时较少使用。坎下城部分城墙墙体多属自然老化,文革时曾被人为破坏,但仍有部分墙体保存较好。

汕尾14.png


民国初年,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别具慧眼,在坎下城城墙与汕尾港建造了坎白公园,并留下多出石刻诗句,有较好的欣赏价值。1925年,汕尾苏维埃政权把城内作为赤卫队操练场地。1995年和2008年坎下城城墙分别被列为县(区)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汕尾15.png


目前,城内除了庙宇等建筑外,还有香洲中学及大量民居,民居约占城池面积的40%左右。现在仍在城内居住的户籍居民180多户,人口近千人。根据村中长者介绍,原居民有20多个姓,许多人可能是原驻城官兵的后裔。

汕尾23.png

现在,随着汕尾的进一步发展,更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就必然成为时代的主题。

汕尾18.png

汕尾有130多万的海外侨胞,当地风俗注重寻根问祖,而拥有悠久历史的坎下城在当地民众心中有很重份量,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不仅是当地群众更是海内外潮汕系民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围绕以坎下城为中心,建设明城公园就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

汕尾24.png


坦率地说,汕尾城区在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中,高度重视对坎下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实施,期盼把坎下城建设成为彰显深厚历史文化魅力的旅游品牌。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汕尾19.png


汕尾市委行动了。市委书记张晓强指出,要坚持保护文物和惠及民生相结合,处理好城市更新改造和历史文物保护利用的关系,传承历史文化,让城市留下记忆。要坚决制止违章建筑,加快推进城市危旧房治理,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摸清遗址周边建筑底数,积极探索多渠道开发模式,稳步推进公园改造提升。


汕尾22.png


汕尾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随着汕尾经济、社会的逐渐推进,一个内涵丰富多彩的文化汕尾也逐渐浮出水面。只要设计科学,规划超前,以质量和精品求生存,我们相信,明城公园有望成为文化汕尾的重要标志。


汕尾17.pn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对自然的掠夺,本质上是对生命本身的背叛
[三唯论点] 闻“汛”而动,筑牢安全防线
[三唯论点] 建议汕尾人多来阅读《菜根谭》这本书
[三唯论点] 千年省级历史名城海城将会旧貌换新颜
[三唯论点] 小城生活其实满幸福的
[三唯论点] 汕尾的学生与家长,也许是时候不要太在乎分数

发表于 2020-6-25 1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很期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