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8149|回复: 2

[论汕尾] 拜谒龙山准提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6 1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谒龙山准提阁
    8月12日,我同家人伴随着一阵夏雨,拜谒了海丰龙山准提阁。
    海丰龙山准提阁前临海丰八景之一“龙津渔唱”的龙津河,后傍峰峦叠嶂的龙山。怀着一份虔诚,一份景仰之情,我们沿着 龙津河一路而下,不久,准提阁到了。一下车,一座牌楼映入眼帘。山门匾额题曰“准提阁”,两侧有楹联两幅,一曰:“殿上莲花慈云广荫龙山福地,瓶中杨柳甘露普施岭海群生。”一曰:“准能回头照见五蕴皆空脱离苦厄,提醒转念悟明四大无我自在安祥。”在悠悠龙津水的相映下,巍巍烈士碑的守护下,准提阁庇护着海陆信众,伴着晨钟暮鼓、香灯梵呗......
    由于重修原因,现准提阁已将佛像等移至新建的大殿,原旧址已不向香客开放。从新殿望下,昔日香烟环绕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眼前只剩断垣残壁,不由人心生感慨。
由于夏雨来得凶猛,归途耽搁稍时。观新殿建设,思昔日场景,我不由自主的暗暗思考起来......
岁月沧桑路更延
    海丰龙山准提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备较为深远的文史价值。据记载,明万历初年,开山祖师照虚和尚创建该阁,坐北向南。明崇祯年间,邑贡生叶琼标仗其兄叶高标(官任礼科都给事中)之力主持大规模的扩建,改为坐东北向西南,前后二座面宽五间,两廊各三间,主体建筑共十六间的封闭式四合院,住僧30 多人。《清乾隆海丰县志》《清同治海丰县志》均记载:“准提阁,在龙山之麓。邑人叶琼标建。”《海丰县文物志》记载:“坐落于龙山西侧龙津溪畔,坐东向西,是一座封闭式四合院建筑。面宽五间22米,进深(前后二进包括中间天井)31.5米,面积693平方米。抬梁式梁架,风火式山墙。”
    海丰准提阁历来备受海陆丰信众信奉,常年香火不断。历代文人骚客多于此留连咏吟,留下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和文史佳话。
有历史不能没文化
    龙山准提阁作为一佛门名胜,历史悠久,在“龙津渔唱”的映衬下增添了几分色彩。
历代文人在此留下了许多篇章,如明朝宣德八年(1433) 进士吴高的《龙津渔唱》,诗曰:“曲曲清溪绕屋斜,数声欵乃起汀沙。夜深月白知何处,余韵风飘出蓼花。”海丰知县于卜熊的父亲于容城称赞准提阁“奇秀甲海丰”,题诗并序曰:“阁在东郭二里许,背山面流,修干幽篁,披拂左右,奇秀甲海丰,盖住持建三所募修也。丙寅冬,容随家端斋来此,得往游焉。既喜其奥,又乐其旷,凭眺登临,輙翛然作出尘想,因赋纪之。构阁倚瑶岑,森森竹径深。悬崖飘落叶,流渚舞翔禽。观偈窥禅性,谈空识佛心。偶游忘去住,坐久月相侵。”
    准提阁自身也保留着较多具有文史价值的文化遗迹,如原旧址大雄宝殿殿前廊柱所刻海丰籍翰林洪晨孚所撰对联:“青牛东去,白马西来,十万烟云皆有路;明月天心,清风水面,三千世界净无尘。”走廊石柱刻有一鹤顶格嵌字联曰:“准除邪念方离俗,提唱无文尚悟禅。”大雄宝殿准堤菩萨佛龛联为著名书法家连家生所题,联曰:“佛相本圆通,露手眼千般照临环宇;众生虽苦厄,见昙花九品想象慈航。”
    然而,准提阁新建大殿目前并没有将原旧址的文化遗迹复制过来,只是将原佛像等移到新殿,新殿未见有对联、书画等具备历史文化韵味的装饰呼应建筑。其原因有待考究。笔者注意到原旧址已被围起,上文提到的文化遗迹均在旧址。依余之愚见,若旧址欲拆除重建,必将文化遗迹临摹存底,以遗后人;若修葺旧址,则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保护好旧址文化遗迹。
准提阁新殿建设气派大方,雄伟壮丽,是海丰宗教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然而,重建的重点在于文化,如何让文化留下来,让文化活起来,才是建设最应该考虑的重点。城市建设也好,庙宇建设也罢,我们有历史,也应该有文化。
奏响主旋律
    日前,叶良方老师在彭湃与海陆丰农民运动研讨会上指出,海陆丰创办全国第一家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同志在龙山准提阁招收了42名男女学员,从而培养了杨望、林道文、彭桂等农民领袖,以及培养了彭铿、敖少琼、张威、苏惠等妇女先驱。为海陆丰的农民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据《海丰县文物志》记载:1925年4月20日,彭湃同志在这里创办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各地培养输送农会干部。......1925年5月成立的‘海丰妇女解放协会’也设在此处办公。”
    在海丰全面深入挖掘保护红色资源的背景下,准提阁具备历史优势、文化优势、开发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若能深入挖掘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海丰妇女解放协会在龙山准提阁的历史资料,开发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与宗教文化相得益彰,在龙山旧地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不失为一明智选择。

    海丰龙山准提阁,是海丰佛门名胜,重要革命遗址之一。在挖掘保护红色资源、地方文化的进程中,如何存得住历史、守得住文化、留得住乡愁,确实需要从长计议。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提质文化产业,赋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就要让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文化元素可触摸、能感知,为海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时代光彩。



参考文献:
[1] 海丰县佛教协会《海丰准提阁》
[2] 郑正魁《海丰县文物志》
[3] 叶良方《彭湃与海陆丰农民运动研讨会发言稿》
[4] 叶良方《洪晨孚楹联浅谈》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一百年,再谈“六一六”
[文化天地] 一百年,再谈“六一六”
[三唯论点]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关于谢道山宝塔的思
[三唯论点] 拜谒龙山准提阁
[文化天地] 《汕尾坎下城海防志》序/叶良方
[文化天地] 江初甲辰年春节有怀二首

发表于 2020-9-7 12:15:4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拜读。好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16:02:1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劳工时评 发表于 2020-9-7 12:15
拜读。好作品

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