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4902|回复: 1

[论汕尾]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关于谢道山宝塔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2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关于谢道山宝塔的思考
最近,五条人又在社交圈里火了起来,五条人的家乡也再一次被推向了人们的视野。关于文化、关于美食、关于人物,还有那句“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
《道山靓仔》火了,而那一座守护道山的文峰塔却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了......

谢道山宝塔(照片来源:汕尾市民网)

谢道山宝塔(照片来源:汕尾市民网)
谢道山宝塔(照片来源:汕尾市民网)
江山留胜迹,我辈“难”登临
谢道山宝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丁峰起,魁元出”的说法。
据《清乾隆海丰县志》记载:“谢道山,邑南十里,双峰并峙,四面绕河,直通於海,上有宝塔,邑之丁方也。近传有谶云:‘丁峰起,魁元出’。建塔后科甲联登,其应盖不爽云。”
据《海丰县文物志》记载:“该塔位于海丰县城南面五公里的谢道山上。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海丰县令周一敬议建。时因明末兵慌马乱,经济萧条而停建。延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海丰县令姚德基建成。原来是为镇西溪水患而建。此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空心塔,石与灰沙结构。原高25米,现高23.5米。底层直径10米,内腹径3.2米。往上逐层缩少。”
据了解,谢道山宝塔自民国以来,多次遭到雷雨的损害,尤其是19976月,谢道山宝塔遭到最为严重的一次损坏,现宝塔仅存两层半。笔者日前从凌霖老师朋友圈看到,或因杂草丛生,或因再次损坏,目前望向谢道山,已经难以看见宝塔的存在了。
综上文献记载,谢道山宝塔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史价值,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缺乏修葺与有效的保护,让这一座海丰名山风光的标志性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实在有碍于观光。若能在保护历史的基础上,有效修葺,让谢道山宝塔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文化活力,那必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建设伟业。
微信图片_20200912192748.jpg
《海丰县文物志》记载清代谢道山宝塔
白太爷破牛地
提起谢道山宝塔,我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和一段民间故事,那就是“白太爷破海丰牛地”。
相传,清代海丰县令白太爷为破海丰牛地而造塔作“牛桩缚牛”,因其夫人认为不可失德,劝服白太爷要留余地,故白太爷在县衙前南门外开凿南门湖,寓意给牛蕴水,又在丽江之南开创青草墟,取意青草供牛作饲料......
随着史料不断丰富,“白太爷破牛地”传说的真实性也就不攻自破。白太爷,姓白名章,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三十九年(1700年)任海丰知县。据《清乾隆海丰县志》记载:“南门湖,谢道山塔:明崇祯二年,前令周一敬以县右随龙津水斜背,率阖邑绅衿士庶,捐买吴家田塘,开凿成湖,为县治明堂积瀦,并买众姓田塘,疏通西方小涧入湖,由高田东注,会合龙津。与谢道山水口塔同时倡筑,嗣因沧桑,致塔湖之举中辍。而湖地带有粮米在吴户,粮累转卖,因筑坣阻塞已疏浚之地。国朝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春,前令姚德基慨盛举之中缀,集绅士共商,遂捐赀三百两,为建塔浚湖之费。随给价四十两,取回原湖地开湖。迄今湖水渊涵,塔峰耸翠,洵一邑大观”。
综上所述,南门湖、谢道山宝塔始倡于周一敬,至姚德基在任时建成,与白太爷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微信图片_20200912193937.jpg
南门湖(照片来源:凌霖)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海丰历来山灵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谢道山宝塔在丽江月色的相映下,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历代文人骚客曾咏吟于此,如海丰知县姚德基曾题下《丽江月色》,诗曰:“萧疏暮霭垂零落,清质临流树影低。共听风篁声寂寂,还怜江夜色凄凄。长空众宿皆为掩,极目飞鸟未定棲。此夕扁舟乘兴好,也应绝胜棹剡淡。”海丰知县于卜熊的父亲于容城《丽江月色》诗曰:“极目长林水一湾,兰桡停处白鸥闲。海天云树依微里,欲向船头看晚山。”自古以来,谢道山宝塔与丽江月色相得益彰,山水结合,增添了几分人文色彩,是名副其实的一邑大观。
然而,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今天的谢道山宝塔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近年来,诸如叶良方老师等有识之士,对谢道山宝塔复建的问题发出了积极的声音。1997年,海丰县人民政府也将谢道山宝塔列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重建修葺工作却遥遥无期......
微信图片_20200912192737.jpg
《清乾隆海丰县志》记载“丽江月色”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近日,丽江公园将于国庆期间开放的消息备受关注。依余之愚见,在县湾区红色文化体验示范带建设的背景下、丽江公园挖掘文化资源的契机下,应全面深入挖掘谢道山宝塔的文史价值,打造人文旅游新地标,真正实现“文化融入景观、景观服务生活、塑造海丰门户”的建设目标。
显然,谢道山宝塔的修葺重建工作确实不易,这需要在党和政府的核心领导下,文化、住建部门下定决心,依托文史专家建言献策,仰仗海内外人士大力支持。尽可能在保护历史、保护文化的基础上,对谢道山宝塔进行修葺重建。真真正正做到存住历史、守住文化、留住乡愁。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赋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需要全面提升文化内涵,让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让海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时代光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微信图片_20200912193207.jpg
难以望见的谢道山宝塔(照片来源:凌霖)
参考文献
[1] 叶良方《要求海丰县政府复建海丰旅游标志物之道山古塔》
[2] 郑正魁《海丰县文物志》
[3] 叶良方《还白太爷一个清白》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一百年,再谈“六一六”
[文化天地] 一百年,再谈“六一六”
[三唯论点]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关于谢道山宝塔的思
[三唯论点] 拜谒龙山准提阁
[文化天地] 《汕尾坎下城海防志》序/叶良方
[文化天地] 江初甲辰年春节有怀二首

发表于 2020-9-16 17: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保护文物,很迫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