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42|回复: 0

[人物] 《华衮手记》——刘香侵扰路线考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0 0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子商 于 2022-9-10 01:26 编辑

   于明末清初时期,广东境动荡不休,先后更换多次旗帜,民间反清活动层出不穷,海贼倭寇也频扰边境,远离行政中心的海陆丰一地更是内忧外患。在此期间,所幸有文人留下《华衮手记》与《吉康治乱记》等文献,为后世诉说当时场景,笔者将以《华衮手记》为中心,重描文中提到的劫掠路线。
   《华袞手记》又名《皇祖手记》,系海丰县不可多得的民间手记。作者蔡皇勷,原名蔡华衮,族号皇勷,别号乌窠愚老,邑痒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康熙五十年(1711),享年九十六岁。蔡皇勷是广东海丰县鹿境乡人,曾参加编撰康熙《海丰县志》。手记记录始于明崇桢四年(1631),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为止,直至八十六岁停笔。其按年为顺序记录了海陆丰70年的主要事件,恰逢处于明清鼎革时期,对广东明清史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
  该书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本已佚,好在其子孙珍惜该手记,世代保护,誊抄传代,至今已不可考其誊抄于第几份。经多年誊抄已有数版本,现可考有两版。一版为光绪十二年蔡子平的抄本,光绪三十三年收藏于蔡学修,于60年代陆丰县委史修志委员会誊抄,收藏于陆丰市档案馆。一版为“甲子夏,祜抄本”,该版本有蔡学忍的序,介绍了蔡皇勷生平事迹,其原件收藏于蔡氏手中,海丰县档案馆另有拍照收藏。
   于2010年李龙潜先生在生前出版了《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内含有海陆丰地区两篇笔记,其中一篇为《华袞手记》,距今已有12年。海陆丰地区发展迅速,李先生对《华袞手记》整理甚细,经过其他抄本、地方志乘的校勘,手记中大部分人名均已考证。鉴于科技发展迅速,已可以网络上搜索手记地名、道路得到相关记载。笔者将根据李先生整理出的笔记进行进一步补充和更新,李先生标注则以括号标明。对文中涉及地名及行军路线进行初探,如有误处,望指正。
一、刘香于文献初现劫掠路径    
  于明末游荡于海陆丰地区的海贼,当属刘香闻名,又名刘香佬,广东省香港南丫岛人,为郑芝龙十八芝”武装海商集团成员之一,因拒绝降明遂与昔日拜把契兄弟郑芝龙于1629年(明崇祯二年)决裂,与郑芝龙代表的明朝、荷兰买办代表,刘香适为佛朗机(西班牙、葡萄牙)买办代表,在1635年(明崇祯八年)与郑芝虎在广东海上战斗时以渔网网住芝虎,在郑芝龙面前丢至海里,片刻后刘香也举枪自尽,成为最后一位被收服之海盗,为自1625年在台湾结义、曾经叱吒世界大航海时代风云的十八芝,谱上些许伤感的休止符。
    甲戌年(崇祯七年,1634)夏四月,郑(按:即郑芝龙)之余党郑有润已招抚于厦门,海贼刘香又集船数百只,流寇海滨,我丰石帆、金锡、杨安等处,任其掳掠焚劫,民被其毒。
  这是刘香第一次出现在手记中的记录,海丰县志对刘香的描述也是始于崇祯七年,刘香的劫掠在手记和县志一起观看时,有了一定的互补作用,在笔者写下刘香又集船数百只时,已经看出刘香之名已知之已久,且刘香的进犯必不止从崇祯七年才开始。
    夏四月丙辰,海寇刘香船至龙山,寇登岸逼城署,县海防黄朝选畏威许抚始退。
    秋八月,海寇刘香围攻石桥场不克
  手记和县志的记载有两点疑问,是刘香在海丰地区肆虐四月之久,最终因攻石桥场不下而退,还是分了两次袭击。在此期间掳掠焚劫了石帆都、金锡都、杨安都等处,石帆位于现陆丰县东部碣石镇、甲西镇、甲子镇等处,横跨幅度之广,横穿时海丰县整个区域。
  刘香先抵达龙山处,于近海丰县城东镇龙山村。龙山位于海丰县东2公里处,相传因村北侧一小山状似龙得名。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660/wps1.jpg

1

1
1 崇祯七年四月刘香登陆地点
  如看现地图刘香系从现渡头处入沿着河道一路北上,过外海塭,于东关塭转东北方向过大乡、宫乡到达龙山村。海丰于建国后未有河道改道修建工作,水系一如以往不变,故变动不大。较现水量单刘香船数百只无法全面铺开,水流量应是较明清少了许多。嘉靖七年(1634)四月,刘香于此登陆,距离县城只有2里之遥,刘香船队具有当时荷兰先进火炮,海防黄朝选畏其威风承诺招抚刘香才使刘香退兵。重现其进军路线应是刘香从西而来北上劫掠焚烧金锡都、杨安都等处后到达的龙山。
  笔者认为,刘香原系附件郑芝龙被招安前的麾下大将,其老巢应是福建沿海南方海域一带,但后续记载中其部众位于平海(现平海镇),故刘香应是拒绝与郑芝龙被招安后藏于惠东县沿海一带。从东而来不符逻辑。加之石帆都为现陆丰东部,甲子沿海一带礁石林立,行船危险。故海陆丰一带必有一条已经消失的河道,系宋溪。
  宋溪,一条700多年前由南宋皇朝开凿的宋溪。这条古运河,不仅连接海丰县境的东溪和西溪,同时也将碣石湾和长沙湾连接起来,跨越海丰南部长达50多公里的腹地,使南宋以后停泊在白沙湖的商船队,不必经过风高浪大、礁石密布的遮浪海岬,能够缩短行程穿越古运河至长沙港和鲘门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虽然宋溪的开凿历史和长度,在粤东地区仅次于澄海县仙美溪古运河,但其人文积淀的厚度和影响力,则比仙美溪大得多。至今,宋溪古运河附近尚留有南宋君臣驻扎的宋王山、宋师岭及宋墓等古迹,以及当地流传的有关宋端宗、宋帝昺等大量的民间传说。
  宋溪又名直渠河。距海丰县城东南12.5公里。位于海丰县陶河镇港口村与可塘镇宋溪头村交界处,溪面宽80米,两边河床各20米,深4米许,长2公里。其上流为发源于五马归巢山的黄江(古称赤岸水)。赤岸水穿过可北平原经陶河镇的大小屿村分流。其中一条往东折入高螺湾(即陆丰螺河出海口)出海口,称之为东溪;东溪从陶河港口至大湖半岛尾端角仔村止,全长40.5公里,流域面积480平方公里。其中约30公里河道为海陆丰两县界河。另一条支流往西拐弯,经附城鹿境山流入长沙湾出海口,称之为西溪。过去东西两溪之间相距最近约2公里。因此,这条古运河,是南宋君臣为了政治和军事需要而开凿的水路要道。其东北岸有宋溪头村、陇东村,与西南岸的大屿村、小屿村、港口村等隔溪相望。这里田畴水脉交错,村庄鸡犬相闻,古人将这片水流交错的沼泽地带称为“新滘”。
    邑东南十里为和丰滘,二十五里为新滘,一望沃野,水道不通……宋师将舟至,凿通之。闽广贩盐诸舶聚此。上五里有岭,宋人伐土为阶,遗址犹存,今号为宋师岭。
  对于这条宋朝古运河的开凿,有两种说法:一是已逝的深圳著名学者曾祥委教授考证:当船队驶至碣石湾时,元军主帅唆都船队追至,被迫进入大德港躲藏并溯东溪至宋溪头,并派倪宙随元帅百家奴赴燕京递降表,以此用缓兵之计开凿运河逃脱。二是某些地方文史学者谓:陆秀夫和张世杰开通东西溪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在海丰县建立抗元大本营,通过这条从新滘至丽江浦的水路,来去自如地与元军周旋。所以,当行朝船队抵达新滘后,陆秀夫和张世杰在南宋海丰知县等官员和村民的带领下,勘测东西溪相距不及四里,且这片平原地带沙土松软,易于挖掘(今测得海拔低于10米),且自古有一条小溪相通。于是,他俩指挥兵民沿着这条古代的小溪,开始疏浚和拓宽河床。
b65296a12d9c3e63242fcbb57a4a529.pn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660/wps2.jpg
2 (嘉靖)《海丰县志》海丰县境之图
  从(嘉靖)《海丰县志》海丰县境之图可找得到名为赤岸港、新滘等地名,且河道流域与石帆都连接,可从高螺湾出海口,现陆丰市漯河道进入。刘香应于嘉靖七年四月从现巽寮湾处沿海岸往东,道经杨安都,从此劫掠,再进入近海从谢道山(现道山、长沙湾渡口附近)入河进入海丰地界。沿河道北上过赤岸水,途中劫掠金锡都(现新南、池口附近),直达龙山与海丰县城对垒。后得县海防海防黄朝选畏其威风承诺招抚后,沿龙山黄江西去,从高螺湾(即陆丰螺河出海口)入海。从沿此处劫掠石帆都应是劫掠现陆丰市湖东镇(届时石帆沿海为甲子、湖东,县志未曾提及甲子所为刘香所劫,应是湖东镇被劫掠)。算上劫掠扎营时间,历经四月后进攻石桥场(石桥场,海盐产场,唐元和末年置,场署驻广东陆丰县碣石镇,西北距县城六十里、距小靖场五十余里,东距海甲场六十里)不克而回。笔者认为手记与县志无法详细列出陈香劫掠的各个都,陈香出海掳掠,所到之处无不克之,正是士气正旺的时候,沿宋溪而去途中可劫掠沿途村庄,正史非必要不会将此事详记,算上陈香沿途扎营掳掠,四月后到达石桥场是可能的。正是因为在石桥场失利,这才鸣金收兵。

3

3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660/wps3.jpg
3 崇祯七年刘香劫掠路线
  以卫星地图还原刘香于嘉靖七年来往程,红色为去程,黑色为返程。金锡都河道为海贼倭寇常出没河道,在海陆丰抵御倭寇在此有金锡都之战,明代中期御倭战争中的战斗之一。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明军于福建仙游大败倭寇,残倭逃入广东潮州。广东总兵官俞大猷率军追剿。先于邹塘败倭,烧斩400余人。又围倭寇于金锡都(海丰南),围2月余,倭粮尽逃走,副将汤克宽设伏截击,俘斩1200余人。海陆丰沿海地区礁石较多不利行船,可猜测刘香此行军路线亦是海贼倭寇常用道路。鉴于刘香于石桥场失利后,应该不以原路返回,石桥场失利必定让刘香损兵折将,沿路的劫掠已达到目的,因内陆已有所防备,故应走海路而回,故县志不再记载其去踪。
二、刘香拒抚逃匿路线
  刘香的首次出现获得海防黄朝选的招抚,其贼众肆无忌惮的出入县城,招摇过市,时市民对即将招安的刘香部众阿谀奉承。作者蔡皇穰对献媚之徒嫌弃之至,唾其为无耻贪利小人。
    乙亥年(崇祯八年,1635),署县印海防黄朝选,申文海贼焚劫。时两广军门熊文灿习前任福建巡抚招郑有润之故智,随即招抚香,令惠州府分守道洪云蒸、参将夏之林、潮州巡按陈承祖、参将张一杰、潮州海防黄宗、惠州理刑姚希哲,同至海丰招抚。贼皆欲分润而来者。而港尾贡生徐楷点民黄印良下船见香招抚。香即差军师涂仙客、副军十四胡来县见道,抚局已成。而贼党百千成党来县,出入无禁。而无耻贪利小人,有与嫁聚矣。又有夺已嫁之女而嫁者。

  刘香的招抚看起来一切都很明朗,很快便会有高官厚禄相加于身,其部众也随之水涨船高,投机百姓便踊跃争先与其部众打好交道,攀上关系。而刘香并非真想被招安,若愿被招安则早跟前首领郑芝龙一同受衔,其得到招安许诺后仍沿路劫掠,进攻石桥场。刘香心知招安后必被追责清算,或一开始便无心受抚,有受抚头衔便可肆意劫掠,官兵不敢拦。
  四月初四日,搭五大厂在谢道山,而两道、两参、乡绅俱至谢道山,刘香率大船五十只至,登岸见道,慰谕已毕,卒然变,指为伪招抚,即挟两道两参下船。尔时县中人民往视者千数,变起仑卒,践踏挨挤,几乎哧杀,幸不掳掠。而乡官姚心翼讳恭者,陪道参下船,次早放回。香载道参往磨子峡。县中之贼骚挠如故。
  朝廷于谢道山搭厂招抚,表示朝廷已知刘香藏匿方向,虽刘香有在等朝廷出错之处可光明正大拒绝招抚,但朝廷的面面俱到让刘香无法找到借口拒绝招抚。刘香自知被招抚后无法善终,终究于最后一步拒绝朝廷招抚,指招抚为伪招,同时也暴露刘香其实是很担心此次招抚真为伪招,终究是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无法回头,心魔大于理智,挟持两道两参上船逃匿。

4

4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660/wps4.jpg
4 刘香挟持逃匿路线
  谢道山,为海丰县入开海口海岸,后刘香挟持两道两参前往磨子峡,磨子峡不可考,据分析其行军路线以及招抚地点设立,刘香大概率藏于惠东海岸边一带,而惠东一带有名为磨子石的海滩,其名来自有一自然奇石景观,故名磨子石。而自然石景非一日可成,从3D地图上看磨子峡,山地茂林多,逃于此处藏匿让官兵无所寻找,只需探子于高山处面向东北望风,便可提前知晓是否有军官来剿。考于地点、地形和名称,应是文中磨子峡。
三、刘香被剿路线
  拒绝朝廷招抚这便是逼着朝廷出手解决此为患多年的海贼,此次事件甚至惊动崇祯帝,崇祯旨曰“贼渠受抚,自当防其不测,岂有道将登船往抚之理,明系弛堕奸计。”可谓严厉之至,朝廷先是清算了此次组织招抚的人员,便组织人员清缴刘香及其贼众。
    丙子年(崇祯九年,1636),熊文灿檄福建总兵郑芝龙征剿刘香。郑率大船二百余只。斯时刘香舟泊平海,闻开炮声,则曰:“此一仔来矣!”即选大船九只,点勇士作先锋,顺风捷行,至田尾洋,即遇郑兵。而香之余兵,尽在平海。天意灭贼,忽反东北风,郑则顺风,香余船在平海者,则逆风,炮火连天。以二百余只船,攻九只。香知事必败,请洪守道止之。洪曰:“我望兵不到,安有止之耶。”香怒斩之于海。而香亦发火自焚死。郑兵为炮火所伤,载来桥头铺中养病,其疮痍之状,亦不堪看。
  朝廷此次出大船二百余只,小船不计,此等规模不亚于一场大型战争,看出朝廷及其重视。
图片5.pn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660/wps5.jpg
5 明军剿灭刘香图
  田尾洋,现陆丰市碣石镇浅澳村附近海域,刘香的大意以九船作先锋迎战两百余大船的明军,而刘香部众仍在平海(现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赶不及救回刘香。在《明史》二十三卷中也对他留下一笔:丁亥,郑芝龙击败海贼刘香,香自杀,众悉降。至此曾经叱吒世界大航海时代风云的十八芝的最后一芝也命丧于海上,何其哀哉。海丰民众对刘香伏法无不欢呼,为被刘香挟持而不屈,勇于就义的洪云蒸设庙供奉,并为其庙规划土地以资洪公庙的维持,可见刘香在当地所做之事令当地百姓无不痛恨,纷纷哀叹洪公之义。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华衮手记》——刘香侵扰路线考证
[文化天地] 《汕尾坎下城海防志》序/叶良方
[文化天地] 江初甲辰年春节有怀二首
[城事报料] 偷“银手链”换来“银手铐”,这两人被抓了.
[文化天地] 送书
[文化天地] 遮浪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