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盧本哉 于 2012-4-15 21:50 编辑
汕尾和佛山这两座城市,虽然经济文化相差悬殊,但却有着同样的历史遭遇并面临着同样的发展机遇。
佛山曾是南海县的一个镇(南海县治所在地),而汕尾亦曾是海丰县的一个镇(海丰第二大镇),后都由镇升格为地级市并管辖所属地区的各区县。
可以说,汕尾和海丰的关系之于佛山和南海的关系,是极其相似的。
如今,南海充当着广佛同城的排头兵,而海丰亦充当着深汕合作的急先锋。
从佛山脱离南海开始,南海先是失去了县城(佛山镇)后将县城搬至现桂城,后又割让了南庄给禅城区(佛山城区),可以说,南海的领地一直在大幅减少。但是南海这种顾大局的做法,却赢得了整个大佛山地区的发展。
从1731年,海丰割出东部石帆、坊廓、吉康(现陆河县)三都成立陆丰县,到1988年割出南部七镇成立市城区,海丰对于我们整个海陆丰地区的贡献是无尽的。
然而,我们这个地区还没有能发展起来,我们这个地区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丰作为我市最靠近珠三角的县,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深汕合作的排头兵,只有汕尾市和海丰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深汕合作区,将合作区建设成我市乃至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海陆丰才能看到崛起的曙光。
而汕尾内部也面临着例如行政区划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有助于市区建设成汕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目标。
可塘镇位于324国道上海陆丰的心脏地带,连接着海丰、陆丰,当海陆丰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可塘必定是要成为枢纽的中心地带之一。而汕尾市区距离陆丰陆河过于遥远,交通不便,很难形成辐射效应。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可以从行政区划设置上下手。笔者认为解决方法有二:一是析出可塘赤坑两镇,加上陆丰的星都(汕尾市星都开发区),成立一个市辖区。二是海丰县整体撤县设区,改为汕尾市海丰区。这样汕尾就拥有两个区(城区、海丰),城建规模即可瞬间提升,省内外很多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会采取此方法扩大城市规模。对于市区规模如此之小的汕尾市,更应当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