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高峰时段,市民出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特提出在汕尾市及各县区打造绿波道路的提案。
一、现状分析
目前,我市交通拥堵现象较为普遍,部分路段在高峰时段车辆行驶缓慢,甚至出现长时间停滞。这不仅浪费市民大量时间,增加出行成本,还导致尾气排放增多,加剧环境污染。同时,频繁的停车和启动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虽然我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不断努力,但交通拥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道路信号灯配时不够合理,各路口信号灯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导致车辆在路口频繁等待红灯,无法实现连续通行,降低了道路的整体通行效率。
二、绿波道路的优势
- 提高通行效率:车辆在绿波道路上按照建议速度行驶,可连续通过多个路口的绿灯,减少停车等待时间,大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出行效率。以海滨大道东沿线路口设置双向绿波带为例,车辆通行速率得到显著提升。
- 降低能耗与污染:减少车辆频繁启停,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 提升出行体验:使市民出行更加顺畅、舒适,减少因交通拥堵带来的烦躁情绪,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具体建议
- 科学规划绿波路段:综合考虑道路等级、交通流量、路口间距等因素,选取市区主要干道及各县区交通繁忙路段作为绿波道路建设的重点。例如,在城市核心区域的主干道,以及连接重要商业区、住宅区、学校、医院等交通枢纽的道路设置绿波带。结合我市交通大数据分析,精准确定绿波道路的起止点、覆盖范围和运行时段,确保绿波带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潮汐现象明显的路段,采用可变绿波方案,根据不同时段的交通流向和流量,灵活调整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
- 升级交通信号系统:对现有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实现信号灯的远程监控、实时调整和智能联动。利用 AI 算力精准调控信号灯时长,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实现高峰、平峰及重大节假日期间交通运行状态的智能适配。例如,早高峰送学车流多,学校附近路口绿灯就会适当延长。建立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机制,定期对绿波道路的信号灯配时进行评估和优化,根据交通流量变化、道路施工等情况及时调整配时方案,确保绿波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加强对交通信号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完善配套交通设施:在绿波道路沿线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指示牌,明确告知驾驶员绿波速度、行驶方向和注意事项,引导车辆有序行驶。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口设计,拓宽车道,减少交通瓶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合理设置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保障行人安全过街,减少行人对车辆通行的影响。同时,在行人过街信号灯设置上,充分考虑与绿波带的协调,避免出现人车冲突。
-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绿波道路的概念、优势和行驶方法,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认知度。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绿波道路的相关知识,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按照绿波速度行驶,共同维护绿波道路的通行秩序。在绿波道路沿线设置宣传标语和提示牌,提醒驾驶员注意绿波速度和行驶要求,营造良好的出行氛围。
打造绿波道路是改善我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出行效率的有效举措。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绿波道路建设工作,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