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让自己忙起来,就能够找到生活当中的律动,有光有影,有晴有雨。哪怕偶尔也有小插曲发生,但也能够通过自身的行动,拨开云雾见青天,让自己的忙碌有了更多的价值。
今天是9月1日星期一,上班,昨夜就早早睡觉。凌晨五点的天还蒙着层薄暗,窗外还有路灯亮着,我已经醒了。起身的第一件事是洗茶桌上的杯子,冲了杯温水——日子久了才明白,一天的精气神,往往是从这第一杯温热水开始的。年轻的时候还加点盐。
接着便钻进厨房忙早餐。小盆里倒好即食燕麦、牛奶、芝麻,开水一冲就能焖软;灶上一边煮着鸡蛋和面包,一边把燕麦片和小米淘洗干净下锅,熬一锅稠稠的粥,留着中午回来热着吃。趁锅里咕嘟冒泡的间隙,把换下来的衣服塞进洗衣机,再转身去刷牙洗脸。等一切收拾停当,早餐也刚好凉到适口,坐在餐桌前扒拉着鸡蛋,看墙上的钟指向六点半,心里盘算着该出门了。
走到公交站才想起,早班车七点才发。眼看离上班时间越来越近,索性迈开步子往单位走。海滨清晨的风带着秋凉,吹得人脑子清醒,身心凉快,脚下的步子也不由得加快,一路疾行。汗水毫不客气地流淌出来,一路上不停用手去擦腹部,把汗水擦掉。到单位楼下时是七点二十二分——比计划中七点半开始的典礼还早了八分钟。
先去办公室拿记录本,从窗户往下望,只见楼下的队伍排得密密麻麻,看样子典礼得七点四十才能开始。索性先收拾起办公室的茶具:用水反复冲淋着茶杯和茶罐,水开后,烫去潮气后重新泡上茶。茶香刚漫开,楼下就传来了队伍挪动的声响。我抿了口热茶,润一润喉咙,就拿着本子下楼跟在队伍末尾。
典礼的主席台朝着东方,秋阳虽不似夏日灼热,却格外刺眼。大家都没戴帽子,我坐在主席台里边,一边眯着眼迎着光,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上记着内容,只觉得眼睛酸得发涨,却也只能硬撑着。
等典礼结束回到办公室,立刻着手整理纪要,顺便把一周的工作计划列了出来。手指敲着键盘,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半。工会的领导过来聊了会儿工作,结束的时候,墙上的钟已经指向十二点。
肚子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叫起来,“饥肠响如鼓”大抵就是这种感觉。悄悄地溜出办公室,去公交站,等了好几分钟也没见车来,索性又像早上那样,沿着路边慢慢往家走。秋阳晒在背上热辣辣的,想起从清晨六点四十出门到现在,脚步就没怎么停过,虽然喜欢把天地人合一起来,走路深呼吸,气沉丹田,安全地段眼睛内视,让天地之气从脚底出发,起于双腿,走于腰部,经过头部,行于胸腹,汇聚关元,开始没觉得累,但步伐超过一万步的时候,就觉得人困马乏——岁月不待人,毕竟不再年轻。
或许日子就是这样,繁忙的时候,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节奏,把事情做好,最终才心专,劲往一处使,最终也才能成就自我。在一桩桩细碎的忙碌里,累并快乐着,悄悄就把一天填满了。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忙起来,充实使人快乐,也是种幸福。忙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会发现正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心里有奔头,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