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13|回复: 1

[人物] 获颁法国骑士军团荣誉勋章.一战华工海丰赤坑沙港石望村曾广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5 12: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战华工 汗马功劳 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整整七十年。为了表彰第一次大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参与盟军抗战,和法国人民共赴国难流血流汗立下的功绩,法国政府特别授予当年参战如今仅存的二位)老华工吕虎臣、曾广培骑士军团荣誉勋章。  
曾广培在法国
     曾广培,海丰县赤坑镇石头村人。1896① 年出生。父为乡警董,家富有,广培少不重家产,常受父苔责,愤而逃往香港。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来华招收华工,曾广培于1917②年出发,经新加坡时,他乘的那艘船有250人偷行上岸失踪。该船后经马尔他群岛附近的航线,遇上敌舰,两艘满载华工的船被击沉,其中一艘是曾广培乘坐的。该次灾难究竟有多少华工葬身水底,不得而知。唯知曾广培乘坐的那艘船有750名华工,能生还的仅250人。由于曾广培善泳,加上运气,故幸免此劫。
,       曾广培抵法国后,大战继续在进行,他被派往大后方一间面粉厂工作,当时他年轻力壮,掮面粉不输法国人,得到重用。战争结束后,他在第5区的“中华饭店”当侍应,那是巴黎最早期的中国餐馆。后来转往“万华楼”工作,遂定居巴黎,加入法籍,与法国女子结婚成家,生有三男。后都参加军役,曾获得法国政府颁授勋章,大儿子还在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中受过伤,他们就像自己的父亲,对法国曾作出贡献,并表示为自己的父亲曾为华工而感到自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与法国建交,设立大使馆,曾广培是首批承认新中国大使馆的华侨之一,他即到大使馆转换新护照,受到使馆人员的称赞。此后每逢使馆有庆祝集会,均被邀请参加。
     曾广培去国50多年,与家乡断绝联系,家人也不知其存亡。1975年法国华侨组织回国观光团,广培忽怀思乡之念,便参与该团回国观光,先到北京,后与粤籍同侨回广东,随回 家乡探视。回乡后发觉家庭(被)评为地主,同辈人多已不在,唯诸侄及侄孙接待,家境萧条,恍如隔世。但家乡亲情还在,随往乡府报户口,准备多住几天。其时“左”的做法未改,乡府因其从国外回来,疑有问题,遂扣留其护照不放行,迁延多日,后得同侨寻踪来援,始得解脱,此次回家乡,实给他一不好印象。但他毕竟从大处着眼,此后他曾多次回国,对国家颇有赞助,又协助其诸侄孙申请赴法国定居,从此常有商旅来往。1988年与吕虎臣(天津籍)两位硕果仅存老华工,获颁法国荣誉骑士勋章,其事迹始见于报端,为国内外所共识。曾广培现年97③岁,仍居法国巴黎,前年曾回汕尾市小住,回法国时,仍表示要再次归来。
                                                                                                   本文摘自《曾中原书文稿》 (曾景武编辑)
注释:①1896:一说1897出生。具体哪一年已经无从考察,家族族谱中也没有他的记载,在他离开家乡之前,我爷爷这一辈的人都还没出生,所以也不知道他的出生年份。家族族谱中只简单地这样记载:父,曾纪习; 兄弟四人:曾娘胜,曾广培,曾广训,曾广善
      ②1917:一说1916年出发到法国(因此文是曾中原先生当年对曾广培先生的口述的整理,如今曾中原先生也去世多年,也暂时无法证实,以后若经证实,本人会修正过来)。
        补充①: 曾老有兄弟四人,除他之外,均在原籍生活。他曾多次汇款接济家人,并曾返国探望。1975年其侄孙曾向茂由香港移民法国,祖孙团聚。曾老平时身体健壮,甚少病痛,为人慷慨大方,经常帮助别人,人缘极佳。曾老于1994年11月1日,在巴黎十二区昂托纳医院谢世,11月9日下午3时在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举行葬礼,侨团各界,亲朋好友,赠送挽额、挽联、花圈,亲到灵前祭奠,场面简单庄严,极备哀荣。"
        补充②:荣获荣誉骑士勋章的两位老华工是吕虎臣和曾广培。吕虎臣1895年生于天津,曾广培1897年生于广东海丰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和众多的老华工一起来法国战地 服务。他们在兵工厂制造弹药,担任救护伤员及运输工作。战争结束后,一直留居巴黎。吕虎臣逝世后不久,1994年11月1日,来自广东海丰县的老华工曾广培,也在巴黎十二区圣安托那医院与世长辞。

楼主热帖
[站务管理] 再见了,汕尾市民网
[文化天地] 正字戏(剌梁驥)
[文化天地] 正字戏张飞归家
[文化天地] 正字戏-司马师带剑上朝
[文化天地] 正字戏-刘备投荆州
[文化天地] 正字戏-胡惠乾打擂

发表于 2012-4-25 12: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有听说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