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33687|回复: 1

[陆河] 天道酬勤笔墨香—— 记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朱伟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0 1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陆河县南溪中学,学校团委书记朱伟煌不仅是一位辛勤耕耘三尺讲坛的老师,还是一位忘我耕耘书法的痴心人。在工作之余,他就沉浸在舞文泼墨、书写春秋的乐趣中。2010年,年轻的朱伟煌通过第四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获奖,被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14年陆河书画院成立,他当选为该书画院院务委员。近日,笔者专门前往南溪中学对朱伟煌进行了采访。

幼爱书法  勤学苦练

朱伟煌于80年代出生于陆河县河口镇新华学子田村,他童年时邻村管屋寮村有一位对书法颇有研究的朱大伯,农闲之时喜好舞文弄墨。有一次,朱伟煌来到管屋寮村玩耍时发现该大伯在练书法、写对联,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回家后,他马上找笔墨纸砚准备模仿朱大伯写字。但是,当时改革开放刚拉开帷幕不久,农村经济条件普遍较差,不可能有太充足的钱买纸墨。朱伟煌只好用姐姐们写过的作业本练习写字,但是作业本很快就写完了。哪里找纸练字,童年的朱伟煌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几经周折,在旧屋里找到一块方型砖,试着用毛笔蘸清水在平滑的砖面上练习写字。孰知,这竟是个练习写字的绝好用具,在砖面上练习写字,既不用浪费纸张,又不用墨水,同时蘸清水即可以在上面写字,瞬间便干了,干后马上可以重写。就这样,他每天都坚持练习写字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时间。

一年过后,他已能够灵活运用笔法,但是由于自己没有章法练习,始终进步不快,没法步入书法正轨。后来,家人想尽各种办法,为他找到了许多书法名家的帖子,如颜真卿、王羲之等的帖子。朱伟煌有了这些名家帖子,高兴得如获至宝,更加废寝忘食地临摹,如一篇《颜勤礼碑》,他就临摹了几百遍。他说:“练习书法时,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每写一个笔画都要把握好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写好横、竖、撇、捺、折是基础中的基础,掌握字的结构是重点,临摹是必要手段,恒心与毅力才是最关键。”邻村那位对书法有研究的热心大伯,闻讯后也不时地前来指导一二,帮助朱伟煌破解练习书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后来,朱伟煌考入汕尾师范读书(现汕尾职院)。进入该校后,朱伟煌更是如鱼得水,学校图书馆有关书法方面的书籍他全部详细阅读摘抄,贪婪地汲取企盼已久的书法知识,课余时间除了练字还是练字,他把自己完全沉溺在浩瀚的书法世界,经常向书法学习,向高年级的同学学习。在该校读书三年间,勤奋好学的他得到了学校书法教师林香扬的悉心指导,从而掌握了更多书法要诀。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不辞辛苦到城区和海丰拜访陈道燕等书法大师,寻求名师教导,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崭露头角  喜现收获

1999年,全国举办“迎澳门回归”书法大赛,南溪中学推荐正在该校读初中的朱伟煌参加比赛。结果,朱伟煌终于不负众望,他的书法作品《祖国万岁》得到评委的认可,并被评为全国中学组二等奖。初尝收获的喜悦,朱伟煌更是耕砚不辍,潜心研习,以加倍的努力学习古今书法名家作品。在付出辛勤汗水的同时,他也收获了累累硕果。2001年,他个人作品获得全国中师生书法大赛三等奖;2009年,其作品代表汕尾市入展广东省第三届新人新作书法展;2010年,其作品获得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优秀作品;2012年,他参加汕尾市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在现场挥毫的总决赛中获得中青年组三等奖。目前,朱伟煌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尾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担任汕尾市硬笔书法协会理事、陆河书画院院务委员,并担任南溪中学书法教师。

在学校书法教师岗位上,朱伟煌做到爱岗敬业,将个人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他还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精心辅导学生学习书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他所指导的学生就有3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书画比赛中先后获奖。如,2006年指导的丘度妹、王贤威两位同学的书法作品,在陆河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书法类一等奖,该两位同学还代表陆河县参加汕尾市中学生艺术展演,也是双双获得一等奖,他个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在2007年陆河县反腐倡廉书画展中,他个人作品作为优秀作品展出并被主办方收藏,同时,他所指导的朱美伶、王贤威、徐远彬等同学的书法作品入选书画展并被收藏。

爱好广泛  享受快乐

朱伟煌被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汕尾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后,他在艺术海洋尽情畅游,除了深入钻研书法外,又增加了篆刻、摄影等多项爱好。每天工作之余,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在墨香中挥毫,就是拿起刻刀钻研自己的篆刻爱好,或者背上“长镜头”到野外拍鲜,他的摄影作品曾被《东岸》等报刊杂志采用。小有名气后,一些同事和书法爱好者经常向朱伟煌索要字画,或挂在办公室,或挂在家里收藏,他总是每求必应,从来没有主动向人家要过笔墨费,以致每年倒贴在笔墨、萱纸上的费用就达数千元,但他却从不介意,并以此为乐。每逢过年,周边村子的人们纷纷请朱伟煌写春联,写“欢度春节”横幅,他也从未向人家要过“润笔费”。朱伟煌说,他并不看重荣誉,自从有了艺术爱好,无论是拜师学艺,还是以书画会友,都是他快乐的源泉。

开心生活,快乐工作,平凡的人生亦如歌。虽然朱伟煌现在在教育系统“小有所成”,但是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享受着那最纯粹的快乐,他表示要继续在那些“横、竖、撇、捺”间深耕辍,在“长镜头”下精探索,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在艺术界走出一条五彩缤纷的阳光大道。(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朱少镇)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汕尾资讯] 汕尾渔港实现“一港一章”全覆盖 规范渔港管
[汕尾资讯] 【市供销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汕尾资讯] 城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会
[汕尾资讯] 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我市调研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汕尾资讯] 教育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

发表于 2015-8-30 15: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天道酬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