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本报连续刊登了市区交通秩序乱象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针对市区交通秩序存在的问题,记者先后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交警支队负责人。 市交通执法局:加强路面执法 市交通执法局主要负责人回应市区公交车“招手停”现象时说,目前广东省还没有制定有关的公交车管理规定。对于公交车司机随意上下客行为,市交通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非常尴尬,对公交车违章经营行为的处罚无法可依。对于这种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市交通执法局将加强路面巡查,对没有按照站点停靠上下客的公交车,将会把违章车辆车牌号抄告给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由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采取措施,督促公交车公司加强对司机的管理、教育。 对于泥头车无遮挡沿途扬撒泥沙等乱象,该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交通部门的职责,加强路面执法,坚决查处无证泥头车运营、泥头车超载非法经营行为,并严厉打击泥头车无遮挡沿路扬撒泥沙的行为。据介绍,今年以来,已查处非法、违章经营的泥头车25辆次。为更好地整治泥头车乱象,该局近日已集中市区三个执法大队力量,对建筑公司进行源头教育,并跟进公路路面巡查,坚决遏制泥头车在公路路面扬撒泥沙等现象。 对于市区“蓝牌车”非法营运屡禁不止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仍有诸多难题有待破解:一是“八小时”外的监管不够;二是执法过程中取证难;三是蓝牌车的隐蔽性强;四是暴力抗法、冲卡拒绝接受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加大了执法力度,查处“蓝牌车”非法营运已有39辆次。该负责人指出,将会加大执法力度,联合执法,采取不定期的灵活方式给予打击。同时,加大对八小时以外的监管,实行轮岗值班,加大对“蓝牌车”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 市交警支队:加大处罚力度 市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市区交通秩序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城市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配套设施不完整、市民整体交通意识薄弱造成的;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交警、交通等部门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因前期道路规划不科学,给交通执法带来了困难;交警执法队伍人数和业务水平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此外,有关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针对行人闯红灯现象,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 “五进”:即进企业、进厂矿、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发放传单,宣传交通法规,逐渐提高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二是落实处罚措施,采取“穿马甲”、“ 举小红旗”等做法惩罚闯红灯的行人。三是逐步推进,联合工商、银行等部门建立信用制度,将交通违法与个人信用贷款等业务挂钩;学生闯红灯则影响到 “三好学生”的评比等,做到从小培养个人荣誉观。 据了解,目前市区无牌无证三轮车保有量超过2000辆。对于市区无牌无证三轮车载客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今后除了每周一次的统一大行动外,还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查扣一辆销毁一辆。此外,还将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从机动车非法拼装的源头抓起,齐抓共管,共同维护好市区交通秩序。 该负责人还表示,市区私家车乱停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执法力度不够;二是大家没有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三是公交车不靠站停车,出现私家车占用公交车候车亭的情况。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维护好市区交通秩序,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外,市交警支队正在大力推进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建设,目前该指挥中心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将于明年年中可投入使用。届时,交警可以使用PDA(掌上电脑)随时查看市区交通实况,也可以对交通违规现象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高执行力。(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吴广廉 实习记者 梁 佳 林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