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者不为别的,只希望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能为社会和谐出一份力。”这是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黄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 和许多“95后”一样,黄志刚阳光热心、好奇心重、喜欢社交,闲暇时爱和三五好友聚会。如果就这样平淡地度过校园时光,那么他也和众多同学一样上学、下课、归家,毕业找工作。然而,他做出了一个为求学生涯增添一抹色彩的决定——加入校志愿者团队,成为一名服务他人的志愿者。尔后短短的两年内,黄志刚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000个小时,忙碌却快乐着! 两年前,刚入学的黄志刚接触到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看着学兄、学姐忙碌的身影,黄志刚充满着好奇心,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志愿者的工作又苦又累,要照顾老人儿童、要打扫卫生、要汗流浃背地在大街上做义务宣传,可是学长们却还是如此投入。当看到学长们钻进卫生死角里徒手捡垃圾,为福利院儿童穿衣喂食甚至收拾粪便时,他被深深震撼到,好奇心驱使他走进了这个团队。 以后的日子里,他积极投入到志愿者的工作中。禁毒宣传、环保卫生、协助学校后勤工作……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两年的时间,他从“试试看”到成长为冲在最前面的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队长,他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有时候连着做完几小时的环境卫生工作,回到家里,已经累得只想趴着不动。不过一想到自己做的事情所带来的社会效果,他又升起满满的成就感:“累是肯定累,但我们出生成长在汕尾,亲眼看着汕尾这座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想到能为汕尾的公共事业献一份力,就觉得很光荣!” 作为黄志刚志愿者工作的引路人,汕尾职业技术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杨晓玲老师对他赞赏有加。她说黄志刚是一个各方面发展迅速的学生,获得过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称号;作文、演讲获过嘉奖,篮球打得也不错。重要的是过去的短短两年志愿者服务时间里,黄志刚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在提升。“刚刚加入时,他可以说是比较懵懂的状态,分配什么任务就去做什么。现在却能组织和领导队伍去做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看到学校有困难的同学,他会主动地向老师提议如何去帮助这些同学;看到福利院的儿童缺乏关爱,他就跟老师提建议带队去帮忙,还写了策划书。他的成长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充分发挥队长的引领作用。” 杨老师说。 黄志刚很快就要毕业了,在步入社会之前,杨晓玲老师希望自己的这位学生,带着志愿者那种时刻关爱他人的信念,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谈到未来梦想,这位95后小伙子说:“我觉得梦想光说无益,更何况未来都是未知数。如果说到做公益,其实它早就深植在我心底,无论以后做什么,见到需要帮助的人,我始终是一名志愿者。”(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