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幽壹

[论汕尾] 幽壹新书《回不去的故乡》出版了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5 1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本唤起童年记忆的书,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发表于 2013-8-16 0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月是故乡明!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4: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幽壹新书《回不去的故乡》的插图,知道这是在干嘛么?(图由陆河民间老艺人郑仁长先生毛笔手绘)
10.jpg
发表于 2013-8-16 14: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8-16 14:51 编辑

更大的“回乡运动”,应该是具有大情怀、大胸襟的“精神回乡”!你如果真有大情怀、大胸襟,海陆丰时刻欢迎你!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1: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传两张幽壹新书《回不去的故乡》的插图。(图为汕尾市陆河县著名收藏家郑仁长先生毛笔手绘)
书1.jpg
书2.jpg
发表于 2013-8-17 1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先生新书 回不去的故乡  书到了两天,现在才有时间拜读。
发表于 2013-8-17 19: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伤感的让人忧郁的书名。娑婆世界何处是故乡?世人只因恋栈不舍。有诗云:“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发表于 2013-8-17 22: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8-17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发表于 2013-8-18 1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zxc1125 发表于 2013-8-15 16:45
是一本唤起童年记忆的书,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有同样的感觉,也希望有一本看看。
发表于 2013-8-18 20: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8-18 2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壹,本名罗俊杰,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石禾町村人(客家人),现居深圳,80后,广东著名网络作家和民间意见领袖,民俗文化和区域经济研究人员,广东三个火枪手之一。
  从2003年4月起,十年来,在网络上写有时评、书评及地方区域经济文化研究等各种网文数百万字。
  多年来,陆续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晶报》、《南都周刊》、《汕尾日报》、《东岸》等纸媒刊登文章。积极推动和参与网络问政,历年多次获得人民网、南方网、大洋网等网站颁发的年度奖项。
发表于 2013-8-18 2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有售25.3元,支持本土文化,回忆故乡的点滴!
发表于 2013-8-18 2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幽[b]壹兄弟,其实,你已经回到故乡了!你用心了!你用你的笔,蘸着浓浓的回忆,把那故乡描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而我,我的故乡在哪儿呢?他乡永远不是故乡,可故乡却陌生如他乡,我真的是回不去了!兄弟,我是不是应该哭一场呢?
  ——马志海 (南方电视台“马后炮”栏目主持人)
发表于 2013-8-18 2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壹兄弟,其实,你已经回到故乡了!你用心了!你用你的笔,蘸着浓浓的回忆,把那故乡描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而我,我的故乡在哪儿呢?他乡永远不是故乡,可故乡却陌生如他乡,我真的是回不去了!兄弟,我是不是应该哭一场呢?
  ——马志海 (南方电视台“马后炮”栏目主持人)
发表于 2013-8-18 2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人必须顶!
发表于 2013-8-18 22: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三个火枪手之一是什么意思?演电影的还是黑社会的?谁认可的?
发表于 2013-8-19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8-19 15:34 编辑

以更高的品位约会文化
——几年前的一篇旧文重贴
郑溢涛

  在“文化强省”、“文化兴市”的口号下,近些时间来,文化活动此起彼伏,有声有色,这无疑是很好的事情。这其中,主事人的心思,筹备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等,许多方面都有其积极意义,都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可以理解,一些活动,由于侧重点不同,要做到尽如人意,确实不太容易。但是我想,既然与“文化”有关,那么,在“品位”问题上尽可能多一点共识,多花一点功夫,多听听有识之士的意见,应该不是苛求。有了这一点自觉,至少在筹划组织下一次活动时,能让自己更坦然地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推出更有分量、更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来。
说得再严肃一点,应该是:对于一切文化现象来说,“品位”始终是一个导向问题。
之所以认为今天非常迫切需要来谈谈“品位”的问题,是因为在一些文化活动、现象中看到这个导向或多或少遭到了漠视、弱化,甚至是践踏。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所有的文化活动、现象中都在品位的问题上表现得极为暧昧,那么表面的繁荣就只是一堆堆泡沫,无疑是“堪忧”而不是“可喜”。文化必须为人的灵魂的构建负责,但如果构建的材料竟是一堆堆泡沫,一个个四肢发达的人,其实质岂不连“豆腐渣”都不如?所以,要警惕一种实质上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的“文化大跃进”。“全民皆诗”的时代有过多少传世之作?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身边的文化人很多,身边的文化现象蔚为大观。但我一直期盼着有志于正本清源的人出现,他执着于这样一个理念:既不抹煞成绩,又能在喧腾中明白指出泡沫和垃圾,还原文化的本来面目,固守文化的品位导向。在他看来,文人墨客产品中的一个小小的暧昧,都可能成为一个危害极大的误导。因为他只认准这一点:文化一旦走上社会,就是参与了公众的“公共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在吸纳新生汁液的同时,也应不断剔除污渍和泡沫。
可这样的人,偏偏很难遇到。事实往往是:对于某些文人的作品,你保持沉默,即已不受欢迎;偶加批评,更遭怨恨。然后,他们便会祭起“文人相轻”的杀手锏,一锏抹煞了是非。许多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和谐气氛”:酒桌之上,谀词万千,杯子举起,高帽奉上:好诗好诗,该得桂冠;奇画奇画,大师气象……文人当到这份上,确实已经无词可状了!
不过,“品位”问题,说起来也很让人困惑。除非在如今这样的世风下,你能说明白“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这样的事儿。道理谁都清楚,品位就是人文含量,是文化的灵魂,是一件作品或一个人的“精神条码”,但是,跟“文章是自己的好”一样,谁愿意真心承认自己“品位不够”?你说你站在八楼看到远处的某一个点,站在二楼的人也说他看到了那个点,你怎么说?品位的生成也不像钱币财物的积累,具有明显的可见性。一个乞丐想装富翁,不弄辆小车之类的,没多少人信。但一个只识得几个字的人写了几句顺口溜、画了几张画,刚一见面恐怕你就会称他“文人”。因为说到作品的质量,据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况,有不少人,他本来就在文化部门工作,或者自个在家里确实舞文弄墨了好几年。所以,有时想想,自己是不是太钻牛角尖了:一个文艺刊物将当地政要都拉来挂顾问就有损品位?一个市级书画展一律冠以“大师之作”就叫导向有问题?一次作品研讨会上都唱赞歌就走调?一本诗集里面你夸我我夸你就叫肉麻?一本介绍别人的书上塞进点私货就叫自我推销?……
尽管辨析品位很不容易,甚至还要讨人嫌,我还是觉得,一个真正的文人,起码应该有这样的襟怀:谀词万千,不可一句笑纳;站在二楼,别总说看清了八楼上才能看到的景点;本还是门外之物,别以为是殿堂宝鼎。
这里,我还想重说一遍我在“连家生艺术人生研讨会”上的即兴发言与大家共勉:
      因为编发《墨海腾龙》这篇连家生先生的生平事略,使我对连先生的艺术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结合我长期以来对文艺界的关注,我觉得连先生身上有两个方面是我们急需学习的。
      第一是对名与实的清醒态度。一个人的成名、名气大小,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对于一个“实”字,大概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自己经过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而实实在在达到的艺术境界、人生境界。连先生总是担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很可贵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总能够清醒的看待自己名气的含金量,对于有悖事实的拔高和贬低,都应有说“不”的品格和勇气。
      第二是连先生对批评的渴望。他在上海办展览时曾郑重表示:希望听到批评的声音,我不怕批评,因为外行人随声附和的赞语固然动听,却于事无益;而内行人的严格批评虽然刺耳,却具指导作用。他说:“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批评声中不断领悟、不断进步。”如果文艺界的基本情况确实是这样,那是很值得乐观的。可是现在特别需要引起警觉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互相吹捧中不断退步,不断庸俗化了。缺乏艺术本体上的实话实说的批评,艺术境界甚至人生境界的提高是很困难的,到头来可能只造就这样的一批人:还没攀到半山腰就急着要“一览众山小”;明明是井里边的一滴水,却自我感觉是汇聚了整个大海的精华。

总之,说到“品位”,有一点我认为是可以确定的:品位的提升,与权位之高、钱财之丰、脸皮之厚、交际之广、名气之大均不成正比。正是:
莫信石头作玉歌,
莫将南郭当卞和。
心路迢迢期顿悟,
得来全赖苦功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