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陆★丰 于 2014-1-12 00:03 编辑
拆分汕尾市,令海陆丰情何以堪?(转)
海魂
传说致公党广东省委提出调整广东行政区域,最令海陆丰人不快的是:拆分汕尾市。
汕尾的名称是否合适,有待领导定夺,但是,把汕尾拆分,让东部归潮汕市管,是不合适的。
从历史上看,整个汕尾市原来是海丰县地域,晋朝或说汉朝从博罗县分开建县,属东官郡,后属循州府,循州分出惠州后属惠州府,到了明朝,海丰县龙溪都与潮阳县惠来等三个半都合并成惠来县。
雍正年间,海丰分出陆丰县。解放后,海陆丰还是属东江地区。陆丰县分出五云、上砂两个公社与揭阳、普宁等部分公社合并为揭西县。
东江地区撤消后,海陆丰归汕头地区管。
1983年,汕头地市合并,海陆丰两县回归惠阳地区(所在地是惠州市)。
1988年,惠阳地区撤销,汕尾建市,海丰分出城区,陆丰分出陆河。
当时,揭西县的五云、上砂、下砂人民强烈要求回归汕尾,并入陆河县。本来,揭西县属于客家地区,五云等也是客家地区,一起那么多年,为何还想脱离呢?深圳有个五云籍客家老作家说,他从不参加揭西的活动,一贯认为自己是陆丰人。
这是文化归属感的问题。潮汕三市基本不认同海陆丰属于潮汕。
而海陆丰人也不认为自己是潮汕人。
所以,海陆丰人把自己的语言叫福佬话(河洛话),而把潮汕三市的话叫潮汕话。
海陆丰的认同感还是惠州。
1983年,惠州人对海陆丰人的回归表示了很热情,恍如失散多年的兄弟回家了。
讲河洛话的海丰人陈炯明逝世后,是讲客家话的惠州人把他埋葬在惠州紫薇山的,坟墓之大在当地少见。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还是破四旧立四新、文化大革命,一个国共都不认同的政敌的坟墓在惠州基本保持完整,这在中国当代史上是罕见的。足以证明惠州人完全认同陈炯明是惠州人。近来出版的惠州历史文化书籍,还是把陈炯明当成惠州人。
虽然海陆丰的语言接近潮汕地区,但语言、风俗均有差异。外出的海陆丰人基本上云集在珠三角,寓居潮汕地区的很少。从归属感,认同感,文化延续来看,海陆丰更愿意与惠州在一起。
不管是合并深圳、惠州、东莞(这三市与汕尾、河源地理位置都属于惠州府),还是保留惠州市,如果一定要把汕尾地级市撤销,那么,汕尾应该是整体并入惠州,或深圳。汕尾整体并入珠三角,更加有利于推进海陆丰的发展,符合省委省政府发展粤东西北的决策。否则,陆丰、陆河便会被边缘会,成为孤儿,发展更加缓慢。另外,潮汕也并不需要陆丰、陆河加盟。拆分汕尾市,令海陆丰情何以堪!
想不到,由海陆丰人陈炯明创建的致公党,今日其广东省委却要瓜分海陆丰。笔者不知道,当致公党广东省委的领导们站在致公党之父、海陆丰人陈竞存公的坟前,情何以堪!
2014.01.11于汕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