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2402|回复: 3

[问政] 市区水源地被污染已是不争事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3 15: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平灌渠不是普通的农业灌溉水渠,它承担着为汕尾市区饮用水源地赤水水库引水的重要作用。从汕尾日报报道的《如斯水源地,安得放心水?——市区饮用水源地赤沙水库现状调查》,看到触目惊心的污染,不禁让人对自来水厂输送来的所谓“达标自来水”是否安全心存疑虑。就在不久前,环保部发布了首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我国有1.1亿居民与重点排污企业“做邻居”,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那咱们市区饮用水从这样受污染的水源地取的水,饮用有问题吗?近日,笔者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解。
水源地被污染已是不争事实
  笔者查阅了赤沙水库相关资料发现,早在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少棉率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情况汇报,并前往市区赤沙水库、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检查水污染防治情况,对赤沙水库库区的水质污染问题进行现场调查。
近几年来,我市也有多名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公平水库等水源地污染整治提议:受上游及水库周边带来的严重污染,富营养化逐年加剧,水库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体功能下降,影响供水安全等问题,应对公平水库加强管理,让公平水库下游农业生产及市区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骆志雄委员还作了题为《保护公共水资源,促进汕尾市区扩容提质》的发言。赤沙水库是公平水库流域系统的血脉,当公平水库不再干净清澈时,赤沙水库又能幸免吗?令人担忧的一个事实是,公平水质污染严重,引入赤沙水库的公平灌渠污染也逐年增加,而汕尾日报多名记者关于赤沙水库严重污染的联名报道,明摆在眼皮底下的饮水源严重污染的公平、赤沙水库--这个汕尾市城区40多万市民的命门水源,更证明水源地被污染已是不争事实。
多数水厂需要改造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有专家说,根据住建部对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现有公共水厂的普查:地表水厂多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地下水厂多简单消毒;建制镇公共水厂普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目前水源污染严重,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净化处理这些污染物。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增71项指示于2012年7月1日实施,相当数量的水厂工艺需要改造。
  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教授张晓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国内90%的自来水厂,在加工饮用水时仍然使用传统工艺。这套工艺已经沿用了百年,其基本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消毒这一环节上,国内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但是,传统的高锰酸钾消毒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受轻度污染的Ⅱ类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水中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水厂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清华大学教授王占生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王占生介绍,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去除20%~30%的有机污染物,使出厂水质达标。
目前咱们汕尾的自来水厂处理过后的饮用水是否达标,据了解,除了个别一线城市外,我国绝大多数水厂都尚未做深度处理。
全指标检测困难很大
  据了解,水源地水质检测方面,即使是两年一次的检测,许多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实际上仍然缺乏相应的检测能力和检测经费,往往都是交由上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检测工作,或是多个市级环境监测站将检测工作集中到一家环境监测站轮流开展,以解决检测人员和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并节约经费。在水质检测中,环境监测站也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历年全分析数据中检出频次较高的污染物和毒性较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较大的污染物,或是应用广泛、有潜在风险的污染物,体现到实际水质检测工作中,就是以重金属、类金属、挥发性卤代烃、苯系物、苯并(a)芘等11类33项指标为重点。因此在检测设备、人员及经费有限的现状下,要实现全面、高频率的水质检测是很有困难的。
根据卫生部给出的时间表:到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对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实现全覆盖。但目前,即使是省会城市,很多也只能做到40多项指标的检测。我国很多大型自来水厂甚至只有能简单检测几项指标的仪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上千家疾控中心也只有约15家可以检测生活饮用水新国标中全部106项指标。经费问题同样也制约着水厂的水质检测。如果要完成全部106项新国标检测指标,至少需要两周时间,而新标准也相应增加了检测成本,如果要完成所有项目,仅检测费用就达到两万余元。即便在发达城市,检测费用也限制了检测频度。《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106项指标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其中,常规指标42项,非常规指标64项。检验一个水样(全部106项指标)的费用约为1.5万元~2万元,这笔费用虽然不低,但添置设备的费用更高。以两种原虫的检验设备为例,需要50万元~80万元,而购置一份试剂盒,需要5000元。现在除北京等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没有相应的检测能力。
自来水异味事件频发
    今年1月初,山东济南花园路某小区有居民反映家中自来水呈浓稠乳白色,静置后颜色偏黄、有杂质沉淀。当地水务集团调查后称,由于水管内锈蚀作用,水里铁离子含量较高。
2月20日,上海崇明县多镇居民反映自来水发黄、有异味,部分地区发生了纯净水抢购,崇明县政府随后解释称“因长江口咸潮入侵影响水质”。直至22日,崇明县水务局才表示异味是因当地水厂取水口水源中的苯酚含量超标所致,此时水质污染已影响到10万居民。
2月底,江苏无锡某小区业主反映小区内自来水异味已持续两个多月,用以洗涤后衣物会明显发臭,而社区委托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及疾控中心对水质进行了检测,两家机构均表示水质无大碍、找不出异味原因。
3月6日,网曝兰州多地自来水出现刺鼻异味、市民反映强烈。7日傍晚,兰州市环保、疾控部门和供水企业公布监测数据,称自来水符合安全饮用标准,但对异味原因却只字未提。数日后相关部门才披露,水出现异味是因氨氮值过高,经水务公司采取措施降低氨氮含量后,水质随即恢复正常。
我市市区、海丰等地也在近期的自来水老是无声无息的就停水,而且来的水都是黄水,异味很浓,相关部门却没有出面。
笔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共曝出十余起自来水异味事件,居民用水安全“警报频传”。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有超半数“问题水”经相关部门检测后被认为“水质达标”、“可以饮用”,与百姓的直接感官反差强烈。湖南长沙、山西天镇县、广东广州、湖北随县、江苏盐城等多地今年陆续发生局部的自来水异味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出“异味”的“问题水”却暴露出大问题,这不禁让人对国内水质新标准产生疑虑。新标准的检测指标达106项、号称与世界最严的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如2013年杭州自来水四度出现异味,环保部门多次采集水样检测均未发现指标异常,也没查出异味原因,水务集团一度强调“杭州水质是安全的”、“但建议年幼体弱及老人饮用桶装水”。直到今年1月有关部门才基本认定,引起异味的主要物质是低毒性有机化合物邻叔丁基苯酚,10家涉事企业均已采取停产停排等控制性措施。
以此来看,面对日益加剧的水环境污染,咱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应对?从受污染这么严重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市民家中的自来水到底达标了吗,饮用有问题吗?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将继续关注。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震惊:陆丰两名疑似偷车贼!竟然未满20岁?
[城事报料] 汕尾市区铜顶山公园公共厕所没有水冲洗,希望
[三唯论点] 某网站微信平台今天又发出献血的通告,难不成
[三唯论点] 城区教师的工资应该和市直教师同工同酬吗?
[城事报料] "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汕尾渔歌传承基地
[三唯论点] 市区水源地被污染已是不争事实

发表于 2014-6-13 15:53:0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关注
发表于 2014-6-13 16: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中国人以健康为代价换取钞票,其实真的得不偿失。除非赚够了移民
发表于 2014-6-14 02:08:1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水不健康,人一定百病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